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不乐 ( )( )不解
面呈( )( ) ( )吞( )咽
( )( )如柴 ( )( )不堪
2、加部首,组新字,再组词。
包——(炮)(花炮) 包——______ ______ 包——______ _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xià | chén | chuāng | wài | xiào | liǎn | shì | qing |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4、按拼音写同音字。
jié ( )白 ( )冰 jī 小( ) 飞( )
jiāo ( )还 ( )水 dīng ( )子 ( )着
5、比一比,再组词。
化(_______) 灵(_______) 国(_______) 丑(_______)
代(_______) 寻(_______) 围(_______) 互(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qíng lăng chàng gē hé hǎo nán wàng
si hǎi wéi jiā míng shèng gǔ jì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梅花》中的诗句。 (______)
2.《狐假虎威》中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______)
3.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经过了十三年,洪水终于退了。 (______)
4.《雪孩子》中是兔妈妈救了小白兔。 (_______)
8、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业”用部首查字法,应查“丨”部,除去部首有四画。( )
【2】我会背《数九歌》:五九河开,六九雁来。( )
【3】“风雨交加”、“微风习习”、“寒风刺骨”这三个词都和天气有关。( )
【4】《风娃娃》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
9、判断对错。
【1】“巨石”中的“巨”第二笔是竖折。______
【2】“足迹”中的“迹”第三笔是捺。______
【3】《梅花》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______
【4】“欲穷千里目”中的“欲”是想要的意思。 ______
【5】“公园、原因、圆形、队员”这一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 ______
10、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泼水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 )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同”指“不相同”。( )
【3】“转”的第三笔是“丨”。( )
11、同步阅读。
炎帝创市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帝王,后人称他为“炎帝”。
一天,炎帝经过一户农家。主人留他吃饭。饭桌上摆满了各种谷物和蔬菜。主人抱歉地说:“我们只会种地,不会打猎、捕鱼,所以只能吃这些东西,要是有肉就好了。”
后来,炎帝经过一户猎人家。主人也留他吃饭。他家的饭桌上不仅有鹿肉、兔肉等各种兽肉,还有一些谷物和蔬菜。炎帝指着这些蔬菜问:“这些是你们自己种的吗?”主人摆摆手,说:“不,这些东西是我打猎经过一户农家的时候,拿兽肉跟他们换的。”
炎帝想:拿吃不完的东西,跟别人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真是个好办法!
后来,炎帝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让人们互相交换产品。从此,每天正午,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就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大家拿出自己多余的产品,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炎帝把交换物品的地方称作“市”,后来农村的赶集,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1】农户和猎人家的餐桌上分别有什么?是怎样得到的?连一连。
农户家 各种兽肉和谷物、蔬菜 自己种的
猎人家 只有谷物和蔬菜 打猎、和别人交换
【2】炎帝受到了什么启发?用“ ”画出来。
【3】根据这个启发,炎帝想出了什么主意?用“ ”画出来。
【4】“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炎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打“√”。
①善于思考( ) ②关心民众生活( ) ③喜欢吃肉( )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父子骑驴
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一位老先生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
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一位老奶奶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着。”
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一位年轻的妈妈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
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一群孩子喊道:“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
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走。
【1】根据短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
______父子俩牵着驴进城。
______父亲骑在驴背上,儿子在一旁走着。
______父子俩扛着驴走。
______儿子骑在驴背上,父亲在旁边走着。
______父子俩都骑在驴背上。
【2】听了谁的话,父子两个人赶快从驴背上下来了?_______(填序号)
①老奶奶 ②年轻的妈妈 ③一群孩子
【3】读了这篇短文,我明白了_______(填序号)
①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
②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盲(máng)目听从别人的意见。
13、读一读,练一练。
我做的是不倒翁。先用剪刀把纸剪成椭圆形,在纸上画个小丑,然后再揭开蛋壳的半,把橡皮泥放入蛋壳里,最后用胶水把蛋壳和小丑装在一起。这样不倒翁就做好了。
【1】我做的手工是________________。
【2】不倒翁分____步完成,用“____”分别画出每一步,并标上序号。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动物都能为自己治病。野鸡摔断腿后,它就会啄(zhuó zuō)些泥来涂在受伤的地方,再用细草把伤口捆起来,这样骨(ɡú ɡǔ)头很快就能长好。水牛肚子里有寄生虫,它就去吃一种很苦很苦的草,把肚子里的虫药死。猫、狗要是受伤,它们就会不断地用舌头舔伤口,让口水把细菌(jūn jǖn)杀死。你看,它们多有意思呀!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
【3】连一连:
①水牛 ④吃一种很苦很苦的草 ⑦治摔断的腿
②野鸡 ⑤不断用舌头舔伤口 ⑧治伤口
③猫、狗 ⑥啄泥涂在受伤的地方, ⑨治肚子里的寄生虫
【4】“你看,它们多有意思呀!”中的“它们”指____这些动物。
【5】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6】给短文加标题。写在题目的横线上。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丹顶鹤
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
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只有脖子和翅膀边儿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叫它"丹顶鹤"。
丹顶鹤很逗人喜爱。它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
我国的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每年冬季来临之前,丹顶鹤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里。它们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要在这儿度过整整一个冬天。
【1】丹顶鹤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2】丹顶鹤很________。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很长。
【3】“丹顶鹤”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请在文中用“ ”标出有关句子。
16、超级模仿秀(照样子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1.妈妈走得很急,生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怕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北京在倡导垃圾分类。冬冬想做个提示牌放在垃圾桶旁边,提醒人们按要求分类投放垃圾。你能帮一帮他吗?
1.完成这个手工,冬冬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有: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2. 你能给冬冬介绍一下制作过程吗?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
3. 请你帮冬冬在提示牌上写一句宣传标语,鼓励人们分类投放垃圾。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语言运用
兰兰上课时突然生病了,老师急忙把兰兰送到中心医院,并让文文打电话通知兰兰的爸爸。文文在电话里应怎么说?
文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兰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例:小鹰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小白兔抱着一个大南瓜,累得大汗淋漓,最后它想到一个好办法,将南瓜带回了家。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仔细看图片,写下这个小故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