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字 | 部首 | 去部首几画 | 音序 | 音节 | 组词 |
黄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层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照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炉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飞流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2._____,恐惊天上人。
3.树无根不长,____。
3、把下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4、自学生字,填空
①“坡”部首是________,右边是________字。
②“梯”部首是________,右边是________字。
③“搭”________结构,共________画。
④“棚”部首是________,右边是________字。
⑤“够”由________、________两个部件组成。
⑥“颜”部首是 ________,右边是________字。
5、把下列汉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l______旅 d______登 c______翠
______òng重 ______áo遥 ______èn趁
6、根据语境,结合拼音写字词。
这条路的一边是嫩绿的yānɡ miáo ,一边是cānɡ mánɡ
的草地。我和爸爸chànɡ
着歌儿,沿着路sàn bù
。我们走到了yě wài
,看到了神气活现的小松鼠。我想zhuā
一只,dàn
被爸爸制止了。
7、我会当裁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眼珠一转”中的“转”读作“zhuàn”。______
【2】用部首查字法查“蜜”字,先查部首“虫”,再在“虫部”8画的字中找到“蜜”。______
【3】“方便”与“便利”是近义词,“工整”与“整体”也是近义词。______
【4】“只言片语”和“三言两语”都是话语少的意思。______
【5】“寒风刺骨”“鹅毛大雪”都可以用来描写冬天的寒冷。______
8、读句子,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后羿一口气射下了十个太阳。( )
【2】“春雨惊春清谷田”的下一句是“夏满芒夏暑相连”。( )
【3】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都是天然的指南针。( )
【4】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
【5】《小马过河》告诉我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
9、找出下列选项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非”没有部首。 (_____)
(2)“浇”的声旁是“尧”。 (_____)
(3)“烧”的形旁是“尧”。 (_____)
(4)“严厉”的反义词是“温柔”。 (_____)
(5)“晓”和“挠”的声旁是同一个字。 (_____)
10、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十二月花名歌》是一首民间歌谣,文中的月份指的是农历。( )
【2】《十二月花名歌》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三月桃花红似火,四月牡丹满枝香。”(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象龟
400多年前,西班牙人发现了一种巨大的龟。它的甲壳长1.5米,重约250千克,长着又粗又壮的腿,极像大象的巨足,所以被称为“象龟”。
象龟的力气非常大。它每天能爬行6千米,即使两个人站在龟背上,它也照样能爬行。有趣的是,当地人还把庞大坚硬的龟壳当做婴儿的摇篮呢!
象龟能吃耐渴。它最喜欢多汁的绿色仙人掌,每天能吃10千克,它能把平时吃的食物营养积蓄在体内,所以长时间不吃食物,也不会饿死。
象龟是个老寿星,能活三百岁。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粗又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象龟是 _________人在_________多年前发现的。
【3】这篇短文写了象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称它为象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鸡妈妈的新房子
鸡妈妈的新房子造好了,既漂亮又牢固。
鹅大哥说:“房子造得不错,如果在墙上开个窗就更好了。”鸡妈妈听了,很不高兴。
夏天到了,鸡妈妈的房子里又闷又热。鸡娃娃都生病了,鸡妈妈这才想起鹅大哥的建议,她赶紧在墙上开了个窗。清新的空气进来了,屋里凉快了,鸡娃娃的病也慢慢好了。鸡妈妈很高兴,她想,以后一定要多听别人的意见。
狐狸对鸡妈妈说:“如果你家的窗子再开大一点儿就更好了。”
鸡妈妈听了狐狸的话,就把窗子开得大大的。
一天,鸡妈妈回到家,发现少了一只鸡娃娃。她到处找也没找到。忽然,她在窗台上发现了狐狸的脚印。鸡妈妈一下子明白了,自己上了狐狸的当。原来,不是谁的意见都可以听。她赶紧把窗子改小。从此,鸡娃娃再也没少过。
【1】鸡娃娃的病为什么慢慢好了?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看到窗台上的狐狸脚印,鸡妈妈明白了什么?为什么说鸡妈妈上了狐狸的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故事中鸡妈妈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想一想,妈妈一天中可能会做哪些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词语,使短语更完整。
(_________)的呼吸 (_________)的额头 (________)的响声
14、课内阅读。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这段话共_____句。
【2】第二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有哪些?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
【3】选一选,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①这段话写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②这段话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乌鸦反哺
乌鸦不仅聪明,而且很孝顺父母。
乌鸦小时候,都是由他的爸爸妈妈飞出去找食,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喂给他吃。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的爸爸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这时,长大的乌鸦没有忘记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也学着他们的样儿,天天飞出去给他们找吃的。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也不怕。他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找到了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他的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吃饱了,他自己才吃。
小乌鸦多爱他的爸爸和妈妈啊!他的行为值得大家学习。
【1】“值”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_____画,给“值”换一个偏旁,变成新字是_______,组词是_______。
【2】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
①小乌鸦很勤劳 ②小乌鸦孝顺父母 ③小乌鸦聪明。
【3】从短文中找出描写风大、雨大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常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用两三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1)青青的柳条像长长的辫子。
__________的________像_____________ 。
(2)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小白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____________,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17、照样子,写句子。
1.把括号里的词语恰当地放入句子中。
(1)一辆汽车开过来。(红色的 飞快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泼水节又到了。
(一年一度的 火红火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例:小鸟在枝头上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
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 ,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
例:弯弯的小河像一条带子。
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树被风吹得摆了摆去的。(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洁把面包纸丢进了垃圾箱里。(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排列错乱的句子。
(____)一下课,她就去擦黑板。
(____)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都被她擦得干干净净。
(____)今天是王小艺值日。
(____)上面够不着,她就搬来一张椅子站上去擦。
(____)王小艺这才开心地笑了。
(____)只见她右手握着黑板擦,一下一下地擦着。
20、开心写话。
仔细观察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请展开想象,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