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2.睡梦中的妈妈真______,睡梦中的妈妈好______,睡梦中的妈妈好______。
3.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照样子说词语。
摇一摇
毛茸茸
3、日积月累。
1.墙角数枝梅,凌寒____________。遥知____________,________暗________。
2.植物妈妈的办法____________,不信你就____________,那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朋友却_______________。
4、花落谁家(选词填空)。
1.这是一个( )的夜晚。
2.教室里( )极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写作业。
5、查字典,填空。
要查的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读音 | 组词 |
葡 | __ | __ | __ | __ |
猫 | __ | __ | __ | __ |
园 | __ | __ | __ | __ |
6、拼一拼,写一写。
shí wù zhuǎ zi yě zhū shén qì huó xiàn
7、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
【2】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很多很多,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得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
【3】春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 )
【4】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
8、大都(dū)市的夜晚灯火通明,五彩缤纷。( )
9、留言条最后先写时间,再写姓名。( )
10、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伙伴、寻找、柔软、明亮、安危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 )
【2】“牛”的第三笔是横,“特”的第三笔是提。( )
【3】“失信不立”和“小信成则大信立”都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用。( )
【4】笋芽儿先脱下一件件衣服,再穿上一件件衣服,这时,她就长大了。( )
【5】看偏旁,我知道“厨”“厕”“厢”“厅”“厦”“窗”都和房屋有关。( )
【6】大自然告诉我们,沟渠里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舌头。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请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读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 ,小马的汗在 。小狗的汗在 ,小花猫和 的汗都在 。
【3】照样子,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里。
(摸)鼻子 (_____)脚掌 (_____)舌头 (_____)全身
【4】不同动物的身体有不同的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短文,做练习。
秋娃娃写信
秋娃娃,好心肠(chánɡ) 摘下树叶写信忙。
写给谁,给大雁, 快快起程(chãnɡ)飞南方! 写给谁,给松鼠 快快准备过冬粮!
写给谁,给小獾(huān), 快快打洞造新房。 写给谁,你我他, 多穿衣服别着凉。
写给这儿,写给那儿, 最后黄叶都写光。
1、我知道这首儿歌共有 ___________ 句话。5分
2、秋娃娃给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写了信。我认真读诗歌后知道它用的信纸是 ___________
13、阅读练习。
柔软的鸭绒(róng)被
转眼间,冬天又到了,刺(cì)猬(wèi)又要冬眠了。他刚把门关上,就听见有人敲门,原来是小鸭子来看它。小鸭子说:“刺猬大哥,为了治好你的关节炎,我把平时蜕(tuì)下来的毛织在一起,给你缝了一条柔软的鸭绒被,这样,你整个冬天都能睡的暖和了。”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这个故事发生在冬天,你知道其他三个季节的名称吗?
(______)(______)(______)(冬)
【3】用“ ”把小鸭子的话画下来。
【4】文章写了___________送给____________鸭绒被。
【5】从文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
平常——(______) 温暖——(______)
【6】除了小刺猬外,你还知道以下动物中哪些会冬眠?请把它们圈出来。
大象 兔子 青蛙 鸭子 蛇 熊 狮子
14、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______________,霜______________。
(2)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__________朵朵白,___________粒粒饱,高粱涨_________了脸,稻子笑________了腰。
(3)田野献上金黄的________,枫林举起________的旗帜,蓝天________洁白的鸽子,________奏起欢乐的乐曲。十三亿孩子________这美好的日子,________——祖国妈妈的生日。
(4)北京是我国的________,天安门在北京城的________,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
(5)《我要的是葫芦》中,种葫芦的人没收到葫芦。如果让你对他说一句话,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用选文中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2.这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了 、 、 等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所以,只有 、 ,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16、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到底……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一边……一边……____________
3.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
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同学约你周末一起去爬山,你需要和妈妈商量,希望她同意你去。你会怎么对妈妈说?
_____
18、我最喜欢的童话书是书名是《______》,里面的人物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9、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有谁?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发挥你想象写一写。
20、我会写话。
如果你去了庐山观察瀑布,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