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信(_____)为(_____) 春(_____)满(______) 名(_____)古(_____)
豪(_____)(_____)语 安居(______)(_____) (_____)鱼(_____)水
2、把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活现 摇(____)摆(____) (____)(____)半疑
(____)张(____)望 (____)摇(____)摆 (____)鸣(____)吠
3、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言(______)语 (______)光(______)色 (______)面(______)方
(______)(______)古迹 神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乐业
4、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
3.平时________________,急时________________。
4.予人玫瑰,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则大信立。
6、看拼音,写词语。
gān jìng píng cháng mín zú xìng yùn bǔ chōng
jīng líng qián cái yóu xì shǐ jìn yóu jú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后长出两条后腿。____
【2】青蛙天天吃害虫,是一种有益(yì)的动物,我们要保护它。____
【3】水总是做坏事,给人们带来灾难。____
【4】水被太阳一晒就变成了雨。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在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的打“×”。
【1】狐狸分奶酪很公平,谁也没多吃,谁也没少吃。(_____)
【2】只要肯动脑筋,有时坏事也能变成好事。(_____)
【3】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因为我要的是葫芦。(_____)
9、葡萄沟出产葡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
10、判断。
1.《三只小猪》的作者就是鼎鼎大名的大卫•威斯纳。(________)
2.《三只小猪》2002年荣获凯迪克金奖。(________)
3.国王派自己的二儿子去屠龙。(________)
4.巨龙被王子杀害了。(________)
5.第一只小猪被狼吹到故事外面去了。(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青蛙
青蛙喜欢吃昆虫 苍蝇 蚊子 白蛉 蚱蜢 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双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有人把青蛙养在笼子里,拿许多死苍蝇放在笼子里来喂它。可是奇怪,青蛙一只也不吃,竟活活饿死了。是不是因为苍蝇是死的,青蛙不爱吃呢?不是。只要把死苍蝇拴在线上,在青蛙眼前掠过,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的苍蝇一个样。
青蛙的眼睛非常tè shū( ),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 )虫子在飞,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飞,它( )能分辨 qīng chǔ( ),还能判断什么时候跳起来准能把虫子逮住。可是虫子( )停住不飞,它( )看不见了。所以拿死苍蝇来喂青蛙,青蛙不知道眼前放着可吃的东西,只好活活饿死。
1.读文中的拼音,并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2.给短文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3.仔细读短文,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
4. 将下列的关联词语正确地填在( )里。
如果……就…… 只要……都……
5.青蛙是怎样捕捉虫子的呢?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狮子和狐狸》
狮子老了,已经无力捕捉野兽,于是它想靠狡猾的诡计来混日子:它钻进一个山洞里,躺着装起病来。许多野兽到洞里来探望它,它就把野兽都吃掉。狐狸看透了它这个诡计,就站在洞口说:“狮子,身体怎么样?”
狮子说:“我身体不好,你干吗不进来呀?”
狐狸回答说:“因为我看到许多脚印——进洞的挺多,可是出洞的没有,所以我不进来了。”
词语积累
①狡猾:坏主意很多,不可信任。 ②诡计:狡诈的计策。 ③探望:看望。
【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
【2】狮子为什么要躺着装起病来?因为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
【3】“狐狸看透了它这个诡计”,“它”是指_______。这个诡计是(________)
A.狮子钻进山洞里装病。
B.狮子趁野兽到洞里探望它,吃掉它们。
C.野兽们探望狮子,能给它带一些好吃的东西。
【4】“进洞的挺多,可是出洞的没有”意思是:( )
A.探望狮子的野兽都对狮子非常好,不肯回家,在那儿照顾狮子。
B.狮子把进洞的野兽都吃掉了。
【5】狮子身体不好,狐狸为什么不进洞探望呢?因为狐狸知道_______,狐狸想:如果_______,所以狐狸不进洞探望。
13、课内阅读《日月潭》,回答问题。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从语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清楚——____________ 展示——____________
【2】语段中加点词“蒙蒙细雨”,写出了雨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写到了薄雾、__________、__________、湖水这几种景物。
【4】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的是中午时日月潭的景色,第二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时日月潭的美景。
【5】这两个自然段是按照( )顺序写的。
A.时间(清晨——中午)
B.地点(湖面——山上)
14、延伸小阅读。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五岁时,就开始学写毛笔字。他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每天完成功课后,还要练习写一百个大字。
有一次,他和蒋妈妈去串亲戚,回来后,天色已经很晚了。好心的蒋妈妈催小恩来快睡。小恩来走到床前时,突然大叫起来:“呀,我的一百个毛笔字还没写呢!”说着便走到书桌前。蒋妈妈见了,忙上前说:“算了,今天不写,明天写两百个不就补上了吗?”
“不行!”小恩来用坚定的目光望着蒋妈妈说,“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小恩来说完,便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写了起来。
【1】周恩来_________岁的时候,要求自己每天完成功课后写_________个大字。
【2】从亲戚家回来,天色已晚,周恩来为什么还要坚持写字?用“____”在短文中画一画原因。
【3】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一个( )的人。
A.坚持原则,严格要求自己
B.严肃认真,不懂得变通
15、课文直通车。
《天鹅、大虾和梭鱼》节选
有一次,天鹅、大虾和梭鱼
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
它们都给自己上了套,
拼命地拉呀,拉呀,
大车却一步也动不了。
车子虽说不算重,
可天鹅伸着脖子要向云里钻,
大虾弓着腰使劲往后靠,
梭鱼一心想朝水里跳。
究竟谁是谁非,
我们管不着,
只知道,大车至今还在原处,
未动分毫。
1.天鹅、大虾和梭鱼想完成什么事情?
2.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把车往哪里拉?连一连。
天鹅______________大虾_______________梭鱼
朝水里跳_________向云里钻___________往后靠
3.大车为什么“未动分毫”?
16、看图,写句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
__________的天空中飘着__________的热气球。
__________的池塘中开满__________的荷花。
__________的动物生活在__________的大森林里。
17、“展”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除部首外还有_____画,可以组词:_____。
18、按要求完成练习。
(1)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填序号)
①端午节 ②春节 ③元宵节 ④清明节 ⑤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华夏儿女 繁荣昌盛 山川秀美(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写句子。
1.我国 女英雄 一位 古代 有(排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恰当的标点)
2.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3.安培在街上散步。
在 。
4.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多, 也多。
20、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