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
2、补充成语
天( )地( ) 大( )大( )东( )西( ) 赏( )悦(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存高远。《后汉书》
(2)危楼高________,手可摘星辰。_______高声语,恐惊_______。
(3)“墙角数枝梅,凌寒________。遥知不是雪,_____暗香来。”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物。
(4)__________皆图画,__________不文章。
(5)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___眼前。
4、比一比,组词语。
城( ) 诚( ) 份( ) 扮( )
直( ) 真( ) 采( ) 彩( )
5、看拼音写词语。
wán shuǎ hū rán ɡān jìnɡ yí zhèn fēnɡ
( ) ( ) ( ) ( )
fánɡ zi yí yànɡ kě yǐ lái bù jí
( ) ( ) ( ) ( )
6、生字书法。
提示:“脸”在书、1写时右下部的“”要注意间架、结构。
脸 哄
闭
沉
发
窗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太阳出来了,雾就散了。 ( )
【2】《雪孩子》一文中,小白兔的妈妈救出了小白兔。 ( )
【3】《寒号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勤快,不要拖延。 ( )
【4】“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是三千米高。 ( )
【5】露西给爸爸写信是因为家里的灯坏了,只有爸爸能修好。 ( )
8、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开满鲜花的小路》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长颈鹿送给鼹鼠的花籽。( )
【2】“踏秋赏菊去登高”描写的是中秋节。( )
【3】十二生肖中,排在最后一位的是猪。( )
【4】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南方。( )
【5】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一个季节有六个节气。( )
9、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泼水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 )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同”指“不相同”。( )
【3】“转”的第三笔是“丨”。( )
10、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寻”的韵母是un。( )
(2)“般”右半部分第2笔和“几”的第2笔是一样的( )。
(3)“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句是“不知细叶谁裁出”。( )
(4)过端午节,我们可以吃青团、赛龙舟,可开心啦!( )
(5)“这米糕的味道很特别吗”和“那糕一定特别大”这两句话中“特别”的意思是一样的。( )
(6)用“月”作偏旁的字大多和身体部位有关。( )
11、课内阅读《日月潭》,回答问题。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从语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清楚——____________ 展示——____________
【2】语段中加点词“蒙蒙细雨”,写出了雨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写到了薄雾、__________、__________、湖水这几种景物。
【4】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的是中午时日月潭的景色,第二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时日月潭的美景。
【5】这两个自然段是按照( )顺序写的。
A.时间(清晨——中午)
B.地点(湖面——山上)
12、
狐狸改错
狐狸做尽坏事,名声很臭,他知道了很难受。
“浪子回头金不换,坏蛋也可以变好人。”黄牛听了狐狸的哀叹,慢悠悠地说。狐狸决心做个好人,他做了一块牌子,写上:“我不是坏蛋。”
第二天早晨,他就急急忙忙地敲开公鸡的门。“花大叔,我向您赔罪来了。”狐狸一本正经地说着,“我以后吃素,再也不偷鸡摸狗了……”
花公鸡看了看狐狸挂着的牌子,又瞧了瞧狐狸的样子,心想:“狐狸鬼主意多着呢,我可得小心提防他耍什么花招。”想着,花公鸡“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狐狸又带着牌子去见花狗,花狗也不理他。
狐狸把被拒绝的事告诉黄牛,然后诚恳地问道:“黄牛伯伯,我该怎么办呢?”黄牛还是慢悠悠地说:“如果是真的改错就不要挂在嘴上,而要体现在行动上。”
【1】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难受——(______) 主意——(______)
【2】狐狸为了做好人是怎么样做的?(______)(多选,填序号)
①做了“我不是坏蛋”的牌子。
②上公鸡家和花狗家表白自己。
③继续偷鸡摸狗。
【3】公鸡、花狗为什么都不理狐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黄牛的话,想一想狐狸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乔治与樱(yīng)桃树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是个又聪明又淘(táo)气的孩子。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fǔ)头。那小斧头崭(zhǎn)新崭新的,小巧锋(fēng)利(lì)。小乔治可高兴啦!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他看到
花园边上有一棵小樱桃树,便高兴地跑过去,举(jǔ)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一下,两下……樱桃树倒在地上了。
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他问小乔治:“是你砍倒了我的樱桃树吗?”小乔治这才明白自己闯(chuǎng)了祸(huò),心想:今天准得( )挨(āi)爸爸揍(zòu)啦!可他从来不爱说谎(hu6ng),就对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了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下小斧头快不快。”
父亲听了小乔治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把他抱起来,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 )愿(yuàn)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jiàng)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suí)便砍树了。”
小乔治望着父亲,懂事地点了点头。
1.在文中括号内给带点字注上音节。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调皮——__________ 尖利——__________
3.小乔治为什么要砍树?请把他的想法用“ ”画出来。
4.父亲听了小乔治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把他抱起来,说他是好孩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
小花猫找汗(hàn)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yí),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lín)淋的鼻(bí)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gǔn)。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体上。”小花猫舔(tiǎn)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舌头。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将每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来。
【2】这篇短文写了小花猫看见人会( ),觉得( ),于是去问( )、( )、( )和( ),想知道自己怎么没有出汗。在( )的帮助下,小花猫知道了自己的汗在( )上。
【3】读短文,根据短文的内容连一连。
老牛的汗 在脚掌上
小马的汗 在鼻子上
小狗的汗 在舌头上
小猪的汗 在身体上
15、课外阅读。
种子的旅行
植物的种子,有各种传播的本领:等到成熟了,它们就去旅行。
风滚草的果子,蜷缩成一个个球形,随风在草原上滚动,把种子播进泥层。
池塘里的睡莲,种子在水面漂行,随着波浪漂呀漂,直到沉在水底发芽生根。
椰子树的果实像只小船,它的外壳又坚又硬,浪潮把它冲上海岛,岸边又会长出新的椰林。
1.照样子,写词语。
又坚又硬
、
2.将下列植物和它们传播种子的方式连线。
风滚草 借助海浪冲上海岛
睡莲 随水流漂浮
椰树 借助风滚进泥层
3.作者把椰子树的果实比作“ ”。
16、照样子填空,让句子变得更具体生动。
例:(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1)( )的天空中布满了( )的星星。
(2)( )的蝴蝶飞过( )的花丛。
17、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全都看不见了。
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1)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令人难忘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1.例:放学后,我有时候在操场上跑步,有时候在操场上踢毽子,有时候在操场上打球。
_____________
2.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_____________
3.例: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fǎn)?
那美丽如画的山水,真令人流连忘返。
这些星星一闪一闪的,难道能看得清吗?
_____________
20、写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请你写几句话来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