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文内容填空。
1.“墙_______枝梅,凌寒独________。遥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香来。”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王安石写的,从诗中我们知道了梅花是_______(季节)开放。
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
3.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站得更高,这使我们想起诗人王之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四(_______)为家 春色满(_________) 一(_____)独秀 风景如(_____)
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再读一读。
(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____)
(2)日月潭的风景真美啊(____)
(3)你去过新疆吐鲁番吗(____)
4、照样子,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直 植 ( 植物 ) 却 ____( ) 只____( ) 去___( )
口 ___( ) 也 ____( ) 匕____( ) 圭___( )
5、背诵课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能开二月花。
(2)过江千尺浪,___________________。
(3)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出没风波里。
6、读拼音,写词语。
yáo yuǎn gē ge shāng liang tǐng zhí
nuǎn huo jié bái chuán shuō dà xuě
7、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欲穷千里目”意思是“如果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 )
【2】“好客”中的“好”字,读音是“hǎo”。( )
【3】“小明拿不定主意,感到很烦恼”一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是“生气、伤心”。( )
8、判断。(用“√”或“×”表示)
【1】“这件衣服,勾起了奶奶的回忆。”句中的“忆”,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忄”,再查除部首剩下的两画。“忆”在句中的意思是回想、思念。(______)
【2】“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都是描写雨的词语。(______)
【3】错点“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这句话出自《二十四节气歌》。(______)
【4】《大象的耳朵》一课,讲了大象听了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的建议,最终把自己本来耷拉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______)
9、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是戴巴棣。(____)
【2】“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表达了农民因粮食大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心情。(____)
【3】“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句中把银杏、水杉、金桂比作活化石。(____)
【4】《妈妈睡了》中妈妈因为累了,乏了,所以睡得好熟,好香。(____)
【5】“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____)
10、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寻找”“明亮”“灾难”这三个词语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 )
(2)“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出自《三字经》。( )
(3)《画杨桃》一文中同学们看到“我”的画哈哈大笑起来,是因为“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 )
11、我还读到了关于儿童肺炎的知识:
儿童肺炎最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通过唾液或飞沫传播
【1】儿童肺炎的主要病原菌(bìng yuán jūn)有( )个。
A.1
B.2
C.3
【2】这些病菌通过唾液(tuò yè)或( )传播。
A.食物
B.飞沫
【3】打喷嚏(pēn tì)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 )
A.把脸对着他人
B.用手捂住口鼻
12、读《“歪脑袋”木头桩》,根据故事内容,说说图片里出现的形象分别是什么。
13、延伸小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朱德从小热爱劳动。5岁时,他就学着割草、拾柴,帮家里千些杂活。朱家附近没有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妈妈再也没有力气去挑水。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妈妈却发现缸里的水满满的。连着几天都没挑水,可是水缸里的水每天都是满满的。妈妈感到很奇怪。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她起了个大早,这才发现是自己的儿子在悄悄地挑水。妈妈又惊又喜,紧紧地把朱德搂在怀里,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
【2】短文重点写了朱德__________,简单写了朱德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序号)
①割草 ②拾柴 ③挑水
【3】小时候的朱德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14、阅读故事,做习题。
木匠(jiàng)的房子
一个穷木匠造了一间木房子。木房子很小很小,摆了一张小木床和一张矮木桌,只能住下他自己。
一天下大雨,一位老人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对不起!我的房子很小,小得只能住一个人呀。”老人说:“能住下一个人就能待(dāi)两个人。”木匠把老人让进屋里,老人就坐在地板上。
没过一会儿,一位可怜的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进来吧!待得下两个人就能待六个人。”
雨越下越大,陆续有路人敲门请求避雨。最后,那很小很小的屋子里居然待了十一个人。他们有坐在地板上的,有坐在床上的,还有站着的,一起说说笑笑。
木匠笑着说:“只能住一个人的房子竟然待了这么多人,难道是房子变宽了?”大家笑着说:“不是房子变宽了,是心宽了。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的房子小得只能________,但在一个雨天里,他那小房子中居然待了________个人的事。
【2】这么多人是怎么待在小房子里的?在短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穷木匠的小房子在雨天竟然待得下这么多人?( )
A.因为穷木匠造的房子很特别,人多了房子也会变宽。
B.因为待在穷木匠小房子里的都是孩子。
C.因为穷木匠的心宽。
【4】文中的穷木匠是个怎样的人?( )
A.心灵手巧
B.心地善良
C.有超能力
15、读短文,然后答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美丽的家乡
放寒假了,小熊和小猫各自回到了家乡。
小熊的家乡在寒冷的北方。那儿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大树披上了银色的大衣,麦苗盖上了雪白的被子。大地是白的,房子也是白的……多美的银色世界啊!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溜冰,玩得热火朝天。
小猫的家乡在温暖的南方。那儿到处是鲜花,有黄色的小雏菊,有紫色的蝴蝶花,有粉色的百合花……多美的彩色世界啊!大家有的在草地上踢足球,有的在河边放风筝,有的在树林里捉迷藏,真开心呀!
小熊和小猫的家乡可真美!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你觉得小熊的家乡美在哪儿?请你用“——”画出来。
【3】小熊的家乡是( )世界,小猫的家乡是( )世界。
【4】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简单的写几句和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博乐阅读之整本书阅读。
《木偶奇遇记》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假如他来到你身边,你愿意跟他做朋友吗?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这本书,本学期我还读了《____》《____》《____》《____》等书。
18、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1.气球飘到了广场的上空。
气球________________,飘到了广场的上空。
2.小鸟飞回了大森林。
小鸟________________,飞回了大森林。
19、照样子,写句子。
1.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____________________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____________________天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妙笔生花
小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你的志向是什么呢?你打算怎么实现这个志向呢?请用一段话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