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下列工艺品的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编制端午香包
B.烧制陶瓷
C.雕刻石狮子
D.裁剪窗花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化钠
B.干冰
C.海水
D.高锰酸钾
3、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的铜析出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4、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下列对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每年4月,柳州市紫荆花盛开,花香四溢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 | 液氧和氧气都支持燃烧 |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
C | 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但是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 |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D |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改变 |
A.A
B.B
C.C
D.D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6、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复燃 | 该气体为氧气 |
B | 某气体通入装氧化铜的试管并加热,黑色固体变红色 | 该气体为一氧化碳 |
C | 向某无色液体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 | 该无色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 |
D | 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加热灼烧,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该固体为木炭 |
A.A
B.B
C.C
D.D
7、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现向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两支试管。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8、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是将CO2与H2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化了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相同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9、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把铝抽成丝做电线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把金刚石打磨成璀璨的钻石
D.工业上用一氧化碳炼铁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
选项 | A | B | C | D |
用途 |
|
| 不锈钢做水壶 | 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 |
性质 | 氧化钙与水反应 | 铜有良好延展性 | 不锈钢有导热性 | 钛合金抗腐蚀性强 |
A.A
B.B
C.C
D.D
11、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Mg2+、K+、OH-、
B.Na+、Ba2+、、
C.Na+、H+、Cl-、
D.Na+、K+、、Cl-
12、春节临近,喜在千门万户中。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放鞭炮
B.剪窗花
C.堆雪人
D.放风筝
13、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盐酸
C.氢氧化钠
D.
15、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检验是否集满
C.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都是分解反应
D.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
16、2003年8月4日在齐齐哈尔发生了侵华日军遗留的芥子气毒罐泄漏伤人事件。芥子气是一种微黄色或无色的油状液体,具有芥子末气味或大葱、蒜臭味。目前还没有特效的预防和救治芥子气中毒的药物。芥子气的化学式为(ClCH2CH2)2S。下列关于芥子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芥子气是由氯、碳、氢、硫四种元素组成
B.芥子气的相对分子质量159
C.芥子气分子中氯、碳、氢、硫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8:1
D.芥子气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3%
17、配制50g用于农业选种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水槽
C.玻璃棒
D.量筒
18、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
D.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20、下列关于柠檬酸(C6H8O7)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酸由21个原子构成
B.柠檬酸分子中含有氢分子
C.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柠檬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21、下列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
A.甲烷
B.臭氧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22、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再将X放入ZNO3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Y>Z>X
C.Y>X>Z
D.X>Z>Y
23、如图是某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反应前后容器内物质都是混合物
D.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4、如图是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B.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C.甲物质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5
25、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
A.安全常识 | B.灭火方法 |
家中煤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 |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 油锅着火—可盖上锅盖 |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D.环保与能源 |
金刚石能做钻头—硬度 石墨作电极—导电性 |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为减缓温室效应—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
A.A
B.B
C.C
D.D
26、一氧化氮对人体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它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极易和氧气反应。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排气法
27、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
若甲、丁是常见的碱,乙、丙是常见的盐,而且当甲转化为丙、丁转化为乙时,都是与同一种气体X发生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丁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图甲是一款潜水艇紧急供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产氧药块主要成分是氯酸钠,需要镁粉氧化放热启动并维持反应进行,快速产生氧气。
(1)启动时,镁粉(Mg)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MgO)。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产氧药块反应会产生极少量有毒的氯气,推测图甲中试剂X应具有的性质是 _____。
(3)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m克氯酸钠分解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如图乙所示,选择a、b、c、d、m中的部分数据,列出它们的等式关系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_____
29、(3分)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题:
(1)含碳元素的剧毒气体 ;
(2)含钙元素的碱 ;
(3)含氮元素的酸 。
3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雨过天晴,地面慢慢变干,我们却看不到水蒸发.______.
(2)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______.
31、(3分)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青花瓷瓶 B.橡胶充气艇 C.不锈钢锅
(2)钢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32、写(画)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氮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氧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硫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6)铝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2)写出反应B→F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4、如图装置可用来收集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氢气应从___________导管口通入,空气从___________导管口排出。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___端通入。
3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①铝元素_____、②镁离子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①2H_____,②2H2_____
(3)写出下列元素或根的符号和化合价:
①钙元素_____、_____价
②碳酸根_____、_____价
(4)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水是由_____组成的:
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那么,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
(5)打开食品包装袋,会闻到食物的香气,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6、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l-、NO3-、CO32-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用pH试纸测定甲溶液的pH,试纸显深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_。
37、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 。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 。
(3)若用排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并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反应液,则可选择的仪器或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若用装置H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38、如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时需要的部分实验用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若选择
固体制氧气并利用排水法收集,组装整套装置时,上述用品中缺少的仪器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能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
若要制取
,理论上至少需要______
。
39、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压传感器测出瓶中气压变化如图2。
(1)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CD段气压减小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3)为什么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来完成实验?
40、下列实验中均用到了水。
(1)A装置中,进水量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
A 红磷加得太多 B 弹簧夹未夹紧 C 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夹子
(2)B装置中,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___________(填化学式),减少空气污染。
(3)C装置中,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D实验中,如进行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滤液浑浊、过滤失败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壁 B 滤纸破损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