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资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下列工艺品的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编制端午香包

    B.烧制陶瓷

    C.雕刻石狮子

    D.裁剪窗花

  •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化钠

    B.干冰

    C.海水

    D.高锰酸钾

  • 3、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的铜析出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 4、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下列对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每年4月,柳州市紫荆花盛开,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液氧和氧气都支持燃烧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C

    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但是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改变

    A.A

    B.B

    C.C

    D.D

  •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 6、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复燃

    该气体为氧气

    B

    某气体通入装氧化铜的试管并加热,黑色固体变红色

    该气体为一氧化碳

    C

    向某无色液体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

    该无色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

    D

    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加热灼烧,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固体为木炭

    A.A

    B.B

    C.C

    D.D

  • 7、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现向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两支试管。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 8、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是将CO2与H2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化了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相同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 9、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把铝抽成丝做电线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把金刚石打磨成璀璨的钻石

    D.工业上用一氧化碳炼铁

  •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

    选项

    A

    B

    C

    D

    用途

    氧化钙做干燥剂

    铜做导线极

    不锈钢做水壶

    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

    性质

    氧化钙与水反应

    铜有良好延展性

    不锈钢有导热性

    钛合金抗腐蚀性强

    A.A

    B.B

    C.C

    D.D

  • 11、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Mg2+、K+、OH-

    B.Na+、Ba2+

    C.Na+、H+、Cl-

    D.Na+、K+、Cl-

  • 12、春节临近,喜在千门万户中。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放鞭炮    

    B.剪窗花    

    C.堆雪人   

    D.放风筝   

  • 13、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

  •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盐酸

    C.氢氧化钠

    D.

  • 15、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检验是否集满

    C.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都是分解反应

    D.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

  • 16、2003年8月4日在齐齐哈尔发生了侵华日军遗留的芥子气毒罐泄漏伤人事件。芥子气是一种微黄色或无色的油状液体,具有芥子末气味或大葱、蒜臭味。目前还没有特效的预防和救治芥子气中毒的药物。芥子气的化学式为(ClCH2CH22S。下列关于芥子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芥子气是由氯、碳、氢、硫四种元素组成

    B.芥子气的相对分子质量159

    C.芥子气分子中氯、碳、氢、硫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8:1

    D.芥子气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3%

  • 17、配制50g用于农业选种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水槽

    C.玻璃棒

    D.量筒

  • 18、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 1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

    D.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 20、下列关于柠檬酸(C6H8O7)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酸由21个原子构成

    B.柠檬酸分子中含有氢分子

    C.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柠檬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 21、下列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

    A.甲烷

    B.臭氧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 22、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再将X放入ZNO3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Y>Z>X

    C.Y>X>Z

    D.X>Z>Y

  • 23、如图是某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反应前后容器内物质都是混合物

    D.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 24、如图是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B.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C.甲物质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5

  • 25、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

    A.安全常识

    B.灭火方法

    家中煤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

    油锅着火—可盖上锅盖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环保与能源

    金刚石能做钻头—硬度

    石墨作电极—导电性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为减缓温室效应—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A.A

    B.B

    C.C

    D.D

  • 26、一氧化氮对人体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它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极易和氧气反应。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排气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

    若甲、丁是常见的碱,乙、丙是常见的盐,而且当甲转化为丙、丁转化为乙时,都是与同一种气体X发生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丁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图甲是一款潜水艇紧急供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产氧药块主要成分是氯酸钠,需要镁粉氧化放热启动并维持反应进行,快速产生氧气。

    (1)启动时,镁粉(Mg)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MgO)。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产氧药块反应会产生极少量有毒的氯气,推测图甲中试剂X应具有的性质是 _____

    (3)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m克氯酸钠分解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如图乙所示,选择abcdm中的部分数据,列出它们的等式关系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_____

  • 29、(3分)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题:

    (1)含碳元素的剧毒气体

    (2)含钙元素的碱  

    (3)含氮元素的酸  

     

  • 3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雨过天晴,地面慢慢变干,我们却看不到水蒸发.______

    2)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______

  • 31、(3分)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青花瓷瓶  B.橡胶充气艇  C.不锈钢锅

    (2钢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 32、写(画)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氮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氧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硫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6)铝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 3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2)写出反应B→F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34、如图装置可用来收集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氢气应从___________导管口通入,空气从___________导管口排出。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___端通入。

  • 3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①铝元素_____、②镁离子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①2H_____,②2H2_____

    3)写出下列元素或根的符号和化合价:

    ①钙元素__________

    ②碳酸根__________

    4)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水是由_____组成的:

    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那么,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

    5)打开食品包装袋,会闻到食物的香气,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 36、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lNO3CO32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用pH试纸测定甲溶液的pH,试纸显深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

    3)若用排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并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反应液,则可选择的仪器或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若用装置H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 38、如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时需要的部分实验用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若选择固体制氧气并利用排水法收集,组装整套装置时,上述用品中缺少的仪器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能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

    若要制取 ,理论上至少需要_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压传感器测出瓶中气压变化如图2。

    (1)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CD段气压减小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3)为什么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来完成实验?

  • 40、下列实验中均用到了水。

    (1)A装置中,进水量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

    A 红磷加得太多 B 弹簧夹未夹紧 C 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夹子

    (2)B装置中,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___________(填化学式),减少空气污染。

    (3)C装置中,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D实验中,如进行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滤液浑浊、过滤失败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壁 B 滤纸破损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