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在呼气过程中肋骨、膈的位置变化情况分别是( )
A.上升、上升
B.下降、下降
C.上升、下降
D.下降、上升
2、植物运输水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导管、气孔
B.导管、叶脉
C.筛管、气孔
D.筛管、叶表皮
3、红火蚁是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蚁群中分工蚁、兵蚁和生殖蚁,生殖蚁繁殖力强。据图分析,下列关于红火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火蚁的繁殖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B.红火蚁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
C.红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且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D.红火蚁可以通过触角碰触、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
4、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时,下列提高产量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
B.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C.增加光照强度,增长光照时间
D.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5、下列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诗词分别描述了两大类植物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分别是(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7、农业生产上有许多栽培措施,是为了保证农作物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下列措施与保证农作物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无关的是( )
A.通过中耕松土,疏松表层的土壤
B.储藏白菜的窖留通风口
C.涝害时及时排水
D.农场大棚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
8、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在阴暗和明亮环境中各放10只鼠妇,下列能准确表示阴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9、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生石花
B.流感病毒
C.珊瑚
D.金鱼
10、晏子使楚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中有这样一段话: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句话说明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11、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这两种种子的相同之处是
A.子叶的数量相同
B.胚的组成相同
C.子叶的作用相同
D.胚乳的作用相同
12、在人体中,分布最广泛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13、要想使低倍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更加清晰,应该调节( )
A.物镜
B.粗准焦螺旋
C.细准焦螺旋
D.转换器
14、下图是小军总结的生态系统组成概念图,其中①、②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A.环境、动物
B.空气和水、消费者
C.消费者、环境
D.非生物成分、消费者
15、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惊弓之鸟”反映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
A.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遗传和变异
16、下列生物之间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小麦和杂草
B.猎豹和羚羊
C.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D.新冠病毒和人
17、“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繁殖后代
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能生长
18、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弱的是( )
A.气温37℃,阴天,无风
B.气温37℃,晴天,有风
C.气温20℃,阴天,无风
D.气温20℃,晴天,有风
19、小肠全长4~6米,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它通过不断的分节运动、蠕动来把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肠道的分节运动、蠕动”说明小肠中含有( )
A.神经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
20、人们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广泛运用于实际生产。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采取的如下措施,哪些措施没有实际效果( )
A.合理密植
B.延长光照时间
C.增大棚内的氧气浓度
D.增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21、人体鼻咽部受到病菌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最可能的原因是病菌经________直接进入中耳。
22、植物细胞的结构中,有保护作用的是 __________。
23、水螅的身体呈____对称,有____个胚层。涡虫的身体呈____对称。它们都有口无____。
24、请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新华社消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完成实验任务,三位实验人员经过105天的科学实验于2014年5月20日成功出舱.“月宫一号”由一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总面积16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月宫一号”是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可实现航天员在远离地球的太空长期生活的目标.
(1)“月宫一号”之所以可称为“微型生物圈”,是因为它具备了构成生物圈的基本要素,即它包含了__________ 圈、__________圈和岩石圈.
(2)“月宫一号”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________成分组成.在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_____者.
(3)生态系统都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这种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成分的复杂程度有关系,“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仅生活了105天,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_______.同时,“月宫一号”实验还说明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25、我们吃的粮食、瓜果和蔬菜,绝大多数都是结种子的,并且是由种子发育成的,这些植物统称为_____________植物,其中,种子裸露着的叫做______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叫做植物_______
26、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制定计划、______、______、表达与交流。
27、人体的头部有__腔。腔内有脑,脑与__内的__相连,体腔由__分为__腔和__腔两部分。腹腔的最下部又叫 __腔。
28、填空题
(1)生物的生存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____________,生物与环境是_____________的有机整体。
(2)生物圈中物种多样性、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3)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___________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__________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
(4)在细胞分裂中,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植物细胞分裂最后一步形成__________。
29、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_,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
30、心脏是血液循环的______器官。
31、请将维生素与其缺乏时的症状对应起来
3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还缺少消费者。( )
33、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_____,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_____,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_____。
(2)牛奶的主要成分是_____,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_____。
(3)早餐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
(4)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____。
(5)为什么说上述的早餐食谱较合理?______。
34、图是一朵桃花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桃花各部分结构都着生在[9]______上。图中[1][2][3]合称为______,[6]和[7]合称为______。
(2)[5]颜色鲜艳,[3]的基部常有蜜腺,这是______的特征。
(3)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4]______里;完成受精后,图中[3]将来发育成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