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中动物类群对应的呼吸特点归纳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动物类群 | 鱼类 | 爬行类 | 鸟类 | 哺乳类 |
呼吸特点 | 用鳃呼吸 | 用肺呼吸 | 用气嚢呼吸 | 用肺呼吸 |
A.A
B.B
C.C
D.D
2、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树枝头挂满了果实。果实是由花的下列哪个部分发育而成( )
A.花瓣
B.子房
C.胚珠
D.花药
3、在观察黄瓜表皮果肉细胞时,不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用具定:( )
A.碘液
B.玻片
C.清水
D.刀片
4、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活的海带能够吸收海水中的碘元素,这一现象主要与海带细胞中的______结构有关。(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膜
5、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感到疼”和“会流血”是因为皮肤中有( )
A.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
B.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
C.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
6、在温室大棚里种植农作物时,以下措施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
A.降低光照强度
B.合理密植
C.延长光照时间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7、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141178万人。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 )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抽样调查的样本
D.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8、茅盾笔下的白杨树“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白杨能长那么高是因为它能把水由根部运到树的顶端,其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输导作用
D.呼吸作用
9、小华利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发现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和物镜时,发现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
A.目镜
B.反光镜
C.物镜
D.玻片标本
10、测定某一地区内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必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A.显微镜
B.放大镜
C.干湿计
D.解剖针
11、下列关于人体的上皮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保护功能
B.具有吸收功能
C.只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D.由上皮细胞组成
12、DDT作为农药的成分,在使用时随降水大量进入海洋。你认为在食物链:浮游植物→小虾→鱼→企鹅中,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 )
A.浮游植物
B.小虾
C.鱼
D.企鹅
13、如图为某同学测定并绘制的晴朗一天内校园草地中空气相对湿度的柱形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草地能够改变空气的相对湿度
B.一天内中午的空气相对湿度最低
C.温度影响早中晚的空气相对湿度
D.空气相对湿度对植物分布有影响
14、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光学显微镜镜头,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125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A.①和④
B.③和⑥
C.③和④
D.②和⑥
15、蚕豆幼苗的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6、体检或生病就医时,常常要抽血化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血流速度快,选择动脉抽血更容易
B.静脉管壁薄,选择静脉抽血利于针刺入
C.毛细血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也可以利于刺入针
D.因为血管里面都流动着血液,所以三种血管都可以进行抽血化验
17、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看到的视野变明亮
B.用碘液染色,目的是更清楚地看到细胞核
C.在视野中看到气泡主要是由于材料未展平造成的
D.制作装片时,所用材料越厚观察到的细胞越多
18、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分化前后细胞的形态
B.分化前后细胞的结构
C.分化前后细胞的功能
D.分化前后细胞的遗传物质
19、实验器具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下图①-⑤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用的加热工具是④
B.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的是③
C.对所观察的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②
D.用显微镜观察时,用于托载和固定标本的是①
20、如图是豌豆花的结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花药,⑥是花柱
B.豌豆花的雌蕊包括⑥和⑦
C.受精过程在②中完成
D.豌豆花的⑤将发育成果实
21、有A, B, C, D四种消化液。R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但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C, D两种消化液均能消化淀粉,A, B两种消化液都不能消化淀粉;在C, D两种消化液中,分别加入少量3消化液后发现:g消化液能促进C消化液对脂肪的消化,而不能促使D消化液消化脂肪:上述四种消化液均不是胰液。请分析这四种消化液分别是:
A ;B___;C ;D
22、(1)疫苗是一种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2)疫苗的种类很多。一般是由被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___________)。常见新冠疫苗种类: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
(3)______________是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4)疫苗接种到人体后,能引起免疫反应,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御这种病原体的__________,增强____________免疫力,从而不再患这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5)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是当今世界预防传染病的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
23、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4、探究题(共10分)
下表是某同学做的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问题。
试管号码 | A | B | C |
加入物质 | 少量馒头碎屑、2mL唾液 | 少量馒头碎屑、2mL唾液 | 少量馒头碎屑、2mL唾液 |
温度 | 0℃ | 37℃ | 100℃ |
时间 | 10分钟 | 10分钟 | 10分钟 |
加入碘液 后的现象 |
|
|
|
(1)该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
(2)针对该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3)该组实验中, 是对照组, 是实验组。
(4)请你预测加入碘液后的实验结果,并填入表中。
(5)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 条件下,唾液中含有的
可以消化 。
25、简答题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它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的大部和__________的表面。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__的。
(3)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环境;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环境。
26、在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_________,它可以分成许多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这些片段叫_________。
27、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__________结合,以___________形式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在_________________中运输。
28、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
(1)血液循环分为 和 。
(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 ] 的毛细血管。
(3)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
(4)与主动脉相连的心脏腔是 。
(5)体循环终止部位是[ ] ,此时血液是 血。
29、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向________。
30、人和高等动物体主要有四种基本组织,分别是____、____、___、___ 。
31、将下面左侧所列器官与右侧构成它的主要组织用线连接起来。
32、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______)
33、取甲乙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少许食盐,甲载玻片上草履虫的反应是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动”)运动.
(2)在乙载玻片的右侧滴一滴肉载汁,乙载玻片上草履虫的反应是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动”)运动.
(3)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佳部位是_____.
A.培养液的表层B.培养液的中层C.培养液的下层D.培养液的任何部位.
34、如图所示人体发育过程中某阶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是__________,它是人的生命起始细胞。
(2)细胞活动b、c、d导致人体胚胎细胞数目增加,则过程b、c、d是细胞的______,该过程中,_______的变化最为明显;细胞活动f的结果出现了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基本组织,过程f是细胞的_________。
(3)甲、乙、丙、丁四种人体基本组织中,构成人体唾液腺的主要基本组织是_________,具有产生和传导兴奋功能的组织是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