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下表中列举的生态系统与其作用或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生态系统 | 作用或特点 |
A | 森林 |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被称为“地球之肾” |
B | 沼泽 | 在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方面有重要作用 |
C | 湖泊 | 分布在多水和过湿地区,被称为“地球之肺” |
D | 关山草原 | 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 |
A.A
B.B
C.C
D.D
2、中国网络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类人猿(精编版)》,调查了人和类人猿基因仅有1.4%的差异。有关人类和类人猿关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祖先是现代类人猿
B.人和现代类人猿分界是能否使用工具
C.古人类学会了使用火,改善了身体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D.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3、工人把橡胶树干的树皮环割,让白色的胶乳流出,这些白色的胶乳是( )
A.从导管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B.从筛管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C.从导管中流出的有机物
D.从筛管中流出的有机物
4、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旭日东升
B.大海奔流
C.春芽破土
D.冰雪融化
5、在我国北方,杨树到了秋天会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 )
①具有变异现象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③生长和繁殖④能适应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影响生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7、以下为探究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描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目的在探究呼吸作用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B.甲瓶放入点燃的蜡烛立刻熄灭说明里面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C.甲乙做对照的目的是观察二者是否生成氧气
D.甲乙的瓶内的温度会始终保持相同
8、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B.橘子皮属于营养组织
C.皮肤是器官
D.胃属于消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
9、一个西瓜内有50粒西瓜子,在受精过程中需要的胚珠和精子的数量分别是( )
A.100 50
B.50 100
C.50 50
D.25 50
10、九龙江是漳州的母亲河,下列能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整条九龙江
B.九龙江的水
C.九龙江所有的鱼
D.九龙江里所有的生物
1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时都要形成新的细胞膜
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C.细胞分裂后得到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不相同
D.细胞分裂后得到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2、无机盐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物质,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缺氮肥会导致茎叶呈现紫红色斑点
B.缺钾肥的植物叶片边缘像火烧一样
C.缺磷肥会导致植物叶色发黄
D.除氮磷钾肥,其他无机盐都不需要
13、水母有几乎透明的躯体,这种现象属于(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以上都不是
14、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反复调整反光镜位置,可视野内依旧是完全黑暗的一片,这可能是由于( )
A.使用了大光圈
B.镜筒上升的位置太高
C.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D.镜头的放大倍数太小
15、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要想使小鱼存活较长时间,需要放入( )
A.细菌
B.河蚌
C.青蛙
D.水藻
16、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园林工人常通过“挂吊瓶”给树木补充水分和无机盐。输液针头应扎入茎的( )
A.韧皮部(筛管)
B.木质部(导管)
C.树皮
D.气孔
17、下面不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原
B.一座高山
C.一座城市
D.一群绵羊
1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水生植物→蟹→鹭”是一条食物链
B.图中所有生物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图中的浮游动物和蟹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D.图中的这几类生物有生产者,有消费者,也有分解者
19、下列植物中的食用部分主要属于生殖器官的一组是( )
①萝卜、②蚕豆、③黄花菜、④橘子、⑤马铃薯、⑥甘蔗、⑦花生
A.②③④⑦
B.①③⑤⑦
C.①⑤⑥⑦
D.②④⑥⑦
20、如图所示为植物的四大类群,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可释放氧气
B.②类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质量的指示植物
C.③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煤的形成与此类植物有关
D.④与①②③最主要的区别是它能产生种子
21、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 和 两大类。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就是 。
22、下图是鲫鱼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鲫鱼的身体呈 形,有利于减少游泳的阻力。
(2)鲫鱼用于保持前进方向的是「 」 。
(3)鲫鱼在水中游动时,口和鳃盖交互张开和闭合是在完成
(4)鲫鱼用「 」 呼吸。取一条鲫鱼,轻轻地掀开鳃盖,可以看到鳃的主要部分是 ,里面密布着 ,呈 色。
(5)鲫鱼能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的结构是「 」 。
23、绿色食品是指产地优良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食品。
24、生态因素包括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25、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分为_____和_____.
26、_____________ 可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7、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与组织细胞间的关系图,图中字母表示生理过程,序号表示物质。据图回答:
(1)营养物质经A过程进入血液,该过程主要发生在 (填器官名称)。
(2)物质①进入血液后,与 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肺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 。
(3)经B过程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皮肤和图中的呼吸系统、 系统排出体外。
28、玻片标本按制作方式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等种类。
29、草履虫的身体虽然只由一个___构成,却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来完成各种生理活动。草履虫靠___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体内的食物泡随着___的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___。
30、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和_________是沿着食物链和__________流动的
31、连线
32、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这两种能量转换器。 ( )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A.小明按照设计完成了实验。
B.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食”这一假设设计了实验:在一个培养皿两端分别放了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C.一次,小明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
D.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结论:蚂蚁爱吃甜食。
E.小明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F.根据生活经验,小明提出两个假设:蚂蚁爱吃甜食;蚂蚁爱吃咸的食物。
(1)以上探究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设计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设计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4)小明在E步骤中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由 ____条食物链组成。构成生态系统成分中,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
(2)蛇和鹰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竞争关系,另一种是________关系。
(3)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
(4)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________)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生态系统无法稳定 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