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类群,其果实叫白果
B.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C.地钱属于苔藓植物,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适于陆地生活
D.被子植物是生物圈中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分布极为广泛的植物类群
2、下列生产、生活的实例中,没有应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农田被淹后及时排涝
B.大棚里喷施二氧化碳气肥
C.将粮食晒干后入库储存
D.低温储存水果、蔬菜
3、下列叙述中,与细胞分裂不符的是( )
A.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
B.液泡渐渐胀大,几个液泡并成为一个液泡
C.细胞核平均分成两份
D.细胞内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4、下列叙述中,能构成农田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
B.一块农田中的土壤、水
C.一块农田中的动物
D.一块农田中生活的全部生物
5、下列关于植物吸收、运输和散失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B.植物吸收水分的动力来自呼吸作用
C.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
D.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散失
6、下列不能够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新桥水库
B.陕西某养殖场的一群牛
C.朱鹮梨园
D.西安灞国家湿地公园
7、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捏紧双面刀片,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②捏紧双面刀片,横向缓慢切割叶片
③连续切几次后,刀片蘸一下水,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④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蘸一下水,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人的细胞核中有46条染色体,经过两次分裂形成了4个细胞,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A.92条
B.46对
C.23条
D.46条
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是( )
A.位于细胞表面,很薄
B.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C.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0、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水螅
B.海带
C.麻雀
D.绿眼虫
11、截至2023年,广东省已建成27处国家湿地公园,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沼泽植物占优势
B.可以净化水资源
C.有蓄洪抗旱功能
D.被称为地球之肺
1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B.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C.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的生活都需要水、糖类、脂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13、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会逐渐消失,主要原因是 ( )
A.细菌和真菌分布十分广泛
B.动植物的遗体会自行分解
C.被食腐动物当作食物吃了
D.腐生细菌、真菌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14、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符的是( )
A.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蜻蜓点水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C.生物能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5、下列各种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A.人出汗
B.蜻蜓点水
C.机器人弹钢琴
D.猫捉老鼠
16、下列生物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
A.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B.澳大利亚草原上的蜣螂滚粪球
C.森林使周围的空气湿润凉爽
D.乱扔废电池导致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17、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实验完毕用洁净的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
18、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造成疾病,下列属于“生活方式病”的是( )
A.高血压,恶性肿瘤
B.色盲,白化病
C.肺结核,冠心病
D.麻疹,水痘
19、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相对稳定
D.恒定不变
20、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
A.
B.
C.
D.
2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________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2)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________,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物种类________,植被________,非常耐旱。
(3)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________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________,终年________,大部分植株都很高大。
22、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包括____、____和细胞核三部分。
23、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淘米做饭时,米要淘好多次,这样做好吗?
24、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 ;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
25、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______内,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听神经传给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
26、在大豆种子中,_____是幼小的生命体,萌发时由_____提供营养,_____发育成根,_____发育成茎和叶,
27、幼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__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__ 区细胞体积的变大.
28、人体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除病毒外其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
29、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谈的掷地有声,听的根深蒂固,却年年轮回,你方唱罢我登场,即便是看多了以往被3.15拉下马的无良食品经营者,今年再看到3.15晚会第一枪射中的“饿了么”,仍然会触目惊心。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如发芽的马铃薯、有毒的蘑菇、有毒的河豚鱼等;二是食品在加工、储存、销售的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如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污染了农作物,霉变的食物会产生毒素,用工业用盐代替食用盐会引起中毒等。
请问:下列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
①食品本身是否有毒 ②食品的保质期 ③无机盐含量 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
⑤维生素的种类 ⑥食物含热量的高低 ⑦食物的营养价值 ⑧食物是否发霉变质。
【检测数据】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的盐,人体摄入后会导致组织缺氧,严重时还会使人致死。用“亚硝酸盐格里斯试剂比色法”可检验亚硝酸盐含量。下表是某校生物活动小组检测的在室温条件下、不同时间里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放置时间(小时) | 0 | 6 | 12 | 18 | 24 |
亚硝酸盐含量 | 2.4mg/kg | 4.4mg/kg | 7.4mg/kg | 10.9mg/kg | 17.4mg/kg |
【分析说明】
(1)由表中可知,剩菜由于盐渍能产生亚硝酸盐,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亚硝酸盐量 。
(2)如今,食品安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此结果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蔬菜应做到 ,尽量避免吃剩菜和不吃隔夜菜。
【实验验证】有人说:“低温保存剩菜能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请你设计一组实验加以验证。
提供条件:同锅炒熟的某种蔬菜:冰箱;钟表等。
实验步骤:
(3)同锅炒熟的 蔬菜平均分成两等份。
(4)一份放入 中,一份放入 下,10分钟后同时检测其内亚硝酸盐含量。
预期结论: 剩菜能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30、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作,或实心,或带馅。糯米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营养成分 | 糖类(g) | 蛋白质(g) | 脂肪(g) | 维生素(g) | 矿质元素(mg) |
每100 g含量 | 72. 4 | 12. 7 | 0. 9 | 0. 6 | 210. 2 |
(1)糯米中富含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主要贮存在水稻种子的 中。
(2)在消化腺中, 分泌的消化液,都可以对脂肪进行消化。
(3)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消化管内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它们能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绒毛的 。
(4)某同学由于偏食而出现皮肤干燥、夜晚看不清东西等症状。患这种病主要是由于摄入的食物中缺乏 。
31、连线题:将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连接( )
32、早上时间紧,早餐不吃没关系,中餐多吃点补回来。( )
33、如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
(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流线型,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与其体内结构__________有关,这种呼吸方式叫__________呼吸。
34、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_______过程,在该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_________,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
(2)④表示_________过程,该过程遗传物质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