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人体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⑤
B.②→①→④→③→⑤
C.④→①→③→⑤→②
D.②→①→③→④→⑤
2、下列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B.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枫叶似火,硕果累累
3、为了探究某种环境因素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表的设计,请间该实验的变量是( )
编号 | 实验材料及实验条件 |
1号 | 10粒饱满的种子,适量水分,有光照,23℃,充足的空气 |
2号 | 10粒饱满的种子,适量水分,无光照,23℃,充足的空气 |
A.水分
B.光照
C.温度
D.空气
4、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吃甘蔗时,先将甘蔗的“皮”削去,削去的“皮”属于上皮组织
B.“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C.胃腺细胞和胃壁肌肉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属于相同的组织
D.人体骨骼可以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属于机械组织
5、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的两侧各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然后在载玻片右侧的培养液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如题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取材应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
B.右侧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向左测移动
C.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
D.该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有关发育过程及宝宝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减半
B.通过④过程形成构成宝宝的不同组织
C.构成宝宝身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D.小宝宝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7、把带叶杨树的幼茎浸入红墨水后,被染红的部分是木质部,该现象说明植物体中运输水分的结构是( )
A.韧皮部中的导管
B.木质部中的导管
C.韧皮部中的筛管
D.木质部中的筛管
8、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 2023年10月8日在杭州举行,此次亚运会有来自亚奥理事会45个国家(地区)的12500多名运动员报名参赛。该届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宸宸”。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琮琮”
B.“莲莲”
C.“宸宸”
D.运动员
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黄河里的鱼
B.美丽的卦山公园
C.卦山的全部生物
D.华陵的全部植物
10、被子植物从开花到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
A.开花和受精
B.开花和传粉
C.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D.传粉和受精
11、某同学将番茄幼苗移栽后,开始几天出现萎蔫现象,主要原因是( )
A.对新环境不适应
B.损伤了幼根或根毛
C.损伤了根冠
D.折断了伸长区
12、潮湿的墙壁上,生活着一种只有茎、叶,对有毒气体非常敏感的植物,该植物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3、“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对于女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
A.女孩发育的起点是子宫内的胎儿
B.卵巢是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
C.女孩越变越好看是雌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D.月经是女孩正常的生理现象
14、有经验的果农,在果树开花季节往往在果园里放养蜜蜂,其主要目的是( )
A.帮助消灭果树的害虫
B.促进和延长花的开放
C.帮助果树进行传粉
D.刺激子房快速发育
15、某同学小腿受伤发炎,医生在他的左臀部注射消炎药,此药剂到达足部,至少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16、某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在左上方,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17、下图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方框面积表示这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
B.该食物链中流动的能量是由丁固定的
C.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绝对稳定
D.乙、丙、丁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18、九月中旬,休渔期结束后,南通市民的餐桌上有了新鲜的带鱼、黄鱼、银鲳、鱿鱼等美味海产品。某同学查阅资料后(箭头指向捕食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图中消费者是带鱼、黄鱼和银鲳
C.鱿鱼和带鱼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D.排海的核污水是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
19、将写有数字“69”的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应该是( )
A.69
B.96
C.99
D.66
20、如图所示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的蜡烛熄灭,乙瓶蜡烛继续燃烧,该实验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
A.消耗了二氧化碳
B.消耗了氧气
C.产生了水
D.消耗了能量
21、根据显微镜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字母“p”,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什么字母?
22、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________ ,大大低于全世界________ 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只有________ 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________ .
23、A、B分别表示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A:细胞→组织→器官→①→动物体
B:细胞→组织→②→植物体
(1)写出①和②表示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由A、B可知,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都是_____。
(3)从结构层次来看,人的眼属于_____,番茄的果肉属于_____。
2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包括______和_____两部分。耳是神经系统中的听觉器官,为保护耳和听觉不受损伤,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______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____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25、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在各种消化液的作用下最终淀粉分解成 ,脂肪分解为 和 ,蛋白质分解为 。其中 与蛋白质呈现 反应。
26、如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X表示 的消化, 其最终在 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2)蛋白质的起始消化场所是 ,其最终消化产物是 。
(3)图中曲线Y表示 的消化,它在小肠中先在 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颗粒,然后被脂肪酶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7、_________反映一个人的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28、在生物体的生长过程中,生物体通过细胞___增加其数目,通过细胞___形成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组织;叶的表皮主要由___组织构成;人的大脑主要是由___组织构成.
29、生物圈的厚度约为____________。
30、桃花凋谢以后,在花着生的位置会出现小小的桃子。甘甜的桃肉是由______发育来的;桃子里面的桃仁是由______发育来的。
31、将种子的结构与其相对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32、从动物的结构层次看,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组织__.
3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生活中电池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大.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也日见凸显.据科学家研究显示,一节废旧的5号电池可导致一立方米的土地污染五十年,而废旧电池对水源的污染更是不可估量.为此,小玲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废旧电池浸泡液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A、B、C三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分别浸泡过经营拆开保护壳的废旧1号、5号、7号电池的水,D鱼缸中放入等量的清水;
第二步,在四个鱼缸中分别放入6条大小活力健康基本相同的小金鱼.控制其他生活条件相同,通过连续观察,机率结果如下:
时间 | 观察到现象 | |||
A | B | C | D | |
第1天 | 开始正常,逐渐懒于游动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第2天 | 未进食,翻肚皮下午死亡 | 不肯进食,游动缓慢 | 出现不良反应 | 正常 |
第3天 |
| 未进食,呆滞 | 懒于游动未进食 | 正常 |
… |
| 死亡 | 死亡 | … |
第15天 |
|
|
| 正常 |
在第15天,小玲和同学们分别解剖了死亡的小金鱼,发现A、B、C三个鱼缸中的小金鱼脊柱呈灰黑色.经查阅资料后得知,金鱼脊柱呈现灰黑色是由于体内存在重金属离子导致的中毒现象.请根据这个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玲兴趣小组同学实验前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设置D鱼缸的目的是_____.
(3)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将A、B、C三个鱼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对废旧电池的处理,你的合理建议是_____.
34、下图所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图中的草属于________________。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生物之间的关系来看,蛇和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因为_________。
(4)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则图中_____的体内铅含量最多,原因是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