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等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体内,比较发达的器官是( )
A.消化器官
B.生殖器官
C.呼吸器官
D.运动器官
2、关于男女生殖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B.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C.附睾能暂时贮存精子,促进精子成熟
D.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腺、膀胱等
3、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要把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上述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步骤是( )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接种
D.恒温培养
4、中央电视台2023年11月25日播放了神舟十七号宇航员在轨采摘、品尝太空菜园中蔬菜的视频。蔬菜主要为宇航员提供的营养物质是(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脂肪
D.糖类
5、食品保存不当容易腐败,下列做法最不利于食品保存的是( )
A.常温贮存鲜牛奶
B.糖水腌制梅子
C.冷冻存放鲜肉
D.脱水烘干蘑菇
6、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
A.有利于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式
B.有利于蚯蚓进行气体交换
C.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
D.有利于保持蚯蚓身体的柔韧性
7、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8、鸟类和水稻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
A.卵细胞的成熟
B.精子的成熟
C.受精卵
D.胚或胚胎
9、桑基鱼塘是我国南方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农民采用“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喂鱼、塘泥壅桑”的生态模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桑在该生态系统中为生产者
B.蚕和桑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塘泥壅桑”指塘泥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入到桑树中
D.如果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鱼体内的有害物质含量最高
10、家中养了仙人掌,请问,仙人掌的刺儿是它的什么?( )
A.根
B.茎
C.叶
D.花
11、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体表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适于陆地生活
B.青蛙水陆两栖,用鳃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蜥蜴用肺呼吸,卵有坚韧的外壳,能摆脱对水的依赖
D.家鸽的呼吸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
1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越简单、越低等
B.种类越丰富
C.数量越多
D.越复杂、越高等
13、如图进化树显示了科学家对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你认为和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共同的祖先
B.浣熊
C.小熊猫
D.熊
14、下列实例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节食锻炼后,身体变得苗条
B.通过手术割得双眼皮
C.常在野外工作,皮肤变的黝黑
D.一对正常肤色的父母,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
15、我国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生物的呼吸作用
B.“碳中和”意味着工厂必须停止排放二氧化碳
C.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沙尘暴
16、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后肢粗壮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17、据统计,在已知的150多万种动物中,无脊椎动物的种类约占95%。下列无脊椎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海葵
B.三角涡虫
C.牡蛎
D.沙蚕
18、在校园生态系统中,蚯蚓能将地面和土壤中的枯枝败叶等有机成分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根据这一现象,判断蚯蚓在生态系统的成分属于( )
A.非生物的物质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19、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若这些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能正确表示这条食物链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丙→甲→丁
D.丙→甲→丁→乙
2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B.在较浅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一定比在较深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高等
C.同源器官是生物进化在解剖学上的重要证据
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21、与现在地球大气比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
22、蝗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胸有三对_____和两对______。
23、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_____关系,此外,还有______关系和_________关系。
24、水稻和野慈姑都生活在稻田中,它们因争夺有限资源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叫 ;小丑鱼和海葵共居一起、相互依存的种间关系叫 。
25、图是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童年期,性器官的发育______________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2)性器官发育的主要时期大约从_______岁到_____岁,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期。
(3)青春期除图中反映的变化外,还有________的变化和________的增强。
26、生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________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27、达尔文在马德拉群岛上发现有550种昆虫,其中有200种昆虫的翅已经退化不能飞翔,这是__的结果.北京白鸡年产蛋300个以上,是普通家鸡的三倍多,这是__的结果.
28、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 ,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 敌害或者 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29、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________、动植物体对________进行加工,以提供________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30、如下左图中的工作人员正在往受美国白蛾危害的树木上喷洒农药。自从美国白蛾侵入我国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大量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叫做周氏啮小蜂的寄生小蜂(如下右图),此蜂产卵于白蛾幼虫体内,利用幼虫体内的营养发育长大,使白蛾幼虫死亡,经过连续数年的放养,白蛾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使用农药,不但造成了___ ,还通过____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2)白蛾在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
(3)白蛾数量急剧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
(4)利用生物(周氏啮小蜂)防治病虫害(白蛾)的方法叫做____。
31、动物能进行各种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活动。请将以下相关的内容连线。
32、生物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不一定都是有利的。( )
33、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地处吕梁山脉中段,海拔1600米,是以保护世界珍禽褐马鸡及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褐马鸡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中国的特产鸟类,被列为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中濒危物种,在历史上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褐马鸡种群数量在建区初期的1982年调查为558只,2009年监测的数量为2000只左右。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保护珍禽褐马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资料二:2017年6月9日,相关人员在太原市清徐县清源镇发现了一只黑色白点的鸟类尸体。经专家认证,此鸟为山西省当时历史记录及鸟类名录上都未曾发现过的鸟类---噪鹃。这一发现刷新了山西省鸟类分布新记录,也为进一步研究山西境内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资料三:“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
(1)由资料一可知,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资料二中,噪鹃被专家认证为鸟类的依据是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资料三中,“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鲨鱼的____。鲨鱼依靠它在水中控制方向,保持平衡。由于有毒物质会通过______积累,鲨鱼体内含量较高的汞等重金属,随着“鱼翅”被食用进人人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4)为了保护鲨鱼,我们可以做些什么?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4、I、我们已知高温能使唾液淀粉酶等许多物质失活,那么,高温能否使甲状腺激素失活呢?
实验材料用具: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15只;饲料甲——普通饲料;饲料乙——含适量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料丙——含适量100℃热水处理过的甲状腺激素的饲料;池塘水;
大小和其他条件相同的玻璃缸三只。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
实验步骤:
(1)取三只玻璃缸,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池塘水。
(2)将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1、2、3号玻璃缸中,把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若已知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材料用具同上,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是否与上述实验相同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