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B.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青蛙、家鸽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D.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
2、把肉放冰箱冷冻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原因是( )
A.冰箱的冷冻室内没有细菌和真菌
B.冰箱的冷冻室隔绝了细菌和真菌
C.低温抑制了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D.低温杀死了冷冻室中的细菌和真菌
3、吃瓜子时,会发现有的籽粒是瘪的,可能的原因是( )
A.传粉不足
B.缺少雌蕊
C.水分不足
D.光照不足
4、2023年5月22日是第30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颁布保护性法律法规
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禁止滥砍乱伐
5、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培养步骤:配制营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B.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后就可以直接接种
C.琼脂是制作培养基的常用材料之一
D.培养在恒温的培养箱中或温暖的地方进行
6、“洛阳牡丹甲天下”,我们培育出了“粉二乔”、“绣球”等各色品种,牡丹有各色新品种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温度改变的结果
D.温度差异的结果
7、动物语言不包括( )
A.动物的动作
B.动物的声音
C.动物的气味
D.语言文字
8、“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界普遍存在()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繁殖现象
D.生长现象
9、某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番茄的生长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番茄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先持续光照12小时,再置于黑暗中 12小时。实验结果如下表: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毫克/小时) | 1.75 | 2.50 | 3.15 | 3.65 | 3.75 | 3.00 |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毫克/小时) | 0.75 | 1.10 | 1.60 | 2.25 | 3.00 | 3.50 |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番茄一天累积有机物最多的温度是( )
A.15℃
B.20℃
C.25℃
D.30℃
10、下列例子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
①苍耳的果实挂在动物皮毛上 ②蚂蚁的分工合作
③某地区蛇被大量捕杀导致老鼠猖獗 ④蜜蜂采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电影《功夫熊猫》的主角是一只来自中国的大熊猫。大熊猫其实有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肠道短,缺少发达的盲肠,却以竹子为食,研究人员发现在它胃里有大量纤毛虫存在帮助它消化竹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熊猫在动物分类中属于哺乳动物
B.大熊猫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C.大熊猫和纤毛虫之间的关系是寄生
D.大熊猫的生殖方式是胎生
12、如图是四种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图,关于它们结构的比较错误的是( )
A.四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都能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B.四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结构
C.该四种细胞为了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必须消耗有机物
D.a、c、d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b类生物
13、小雅在检测教室内的细菌和真菌时,所制作的培养基上出现了青绿色、绒毛状的大菌落。据此推测,这种菌落与下列菌落最相似的是( )
A.醋酸杆菌
B.曲霉菌
C.葡萄球菌
D.链球菌
14、宋代史料《宋朝事实类苑》记载、某人见蜘蛛被蜂蜇伤后会用芋梗摩擦伤口消肿,后来此人被蜂蜇伤,也用芋梗敷伤口进行治疗。下列关于此人这种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生来就有的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不利于该人的生活
D.完全由遗传物质决定
15、蚯蚓能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利用,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寄生虫
16、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事例是( )
A.青草地的蛙是绿色的
B.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C.大树底下好阴凉
D.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
17、如图是植物嫁接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接穗,②是砧木
B.嫁接成功的关键是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嫁接后结出的果实同时具有①和②的优良性状
D.嫁接成功后新植株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18、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A.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
B.刚出生的小猫就能吮吸母猫的乳汁
C.蜘蛛结网捕捉昆虫
D.小狗经过训练会算简单的加减法
19、下列使人或植物患病的微生物中,哪种微生物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 )
A.使人患手癣、足癣
B.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
C.使人患猩红热、丹毒
D.使小麦患叶锈病、棉花患枯萎病
20、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中储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
B.DNA分子是由一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
D.不同生物的细胞中①的数量不同,但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
21、按照林奈的双名法,一种生物的学名一般包括________ 和________ 两部分,第二个词为________ .
22、病毒是一类微小的生物,它没有_____结构,仅由__外壳和内部的__组成.
23、要使一棵苹果树上结出不同口味的苹果,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4、下图是某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判断该传染病属于________传染病。
(2)图中①表示病原体排出,②表示________。
(3)如果有人注射了该传染病的疫苗,则疫苗相当于 ,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 ,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把这种免疫称为 。
25、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6、孟德尔在研究豌豆高茎(纯合)植株和矮茎(纯合)植株的杂交实验中,发现把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叫子一代)全部为高茎植株。如果将子一代的高茎植株自花传粉,得到的后代(叫子二代)中除高茎植株外,又出现了矮茎植株。请分析回答:
(1)子二代植株除高茎植株外,又出现了矮茎植株,这种现象称为 。
(2)在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
(3)若以“A、a”字母来表示这对基因,则子一代的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4)在子二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出现的比例是 。
27、如图为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表示长颈鹿的群体中存在着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可以遗传的。
(2)图②表示的是青草缺乏时,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而颈短的则被_________。
(3)在生存斗争中,颈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化相________的。
(4)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A.上帝创造的
B.经常吃高处的树叶,颈骨得到锻炼逐渐被慢慢拉长
C.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D.自然变化来的
28、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沼气发酵是指在 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
29、光合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1、把下列动物类群的常见种类及主要特征代码写在相应括号内。
(1)线形动物 a.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多数为寄生
(2)节肢动物 b.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3)环节动物 c.身体仅有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
(4)扁形动物 d.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多数为寄生
(5)软体动物 e.身体表面有外骨骼,种类最多
(6)腔肠动物 f.身体柔软,大多有贝壳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6)______。
32、绿色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33、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条.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为______和______,他们的染色体均为______条,比a、b减少了______.
(3)B过程为______过程,形成的e细胞叫______,染色体数为______对。
(4)f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体为______条.染色体组成是______,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__,一条来自______.
34、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提示:3 在最外面,向里依次是 4 和 5)
(1)细菌与动植物相比,虽有 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
(2)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图中的细菌能够运动,是因为它具有______。(填标号)
(4)图中 4______加厚时,能形成抵抗不良环境的______,是细菌的休眠体。
(5)从形态上推测此细菌属于______。(填“球菌”、“杆菌”或“螺旋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