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松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已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中,距离现今我们生活年代最为久远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大汶口人

  • 2、2018年10月30日,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博鳌举行:“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人物中,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成就的是(  )

    A. 商鞅 B. 张骞 C. 班超 D. 甘英

  • 3、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宋太祖设置了分解知州权力并监督其行为的官职是

    A.转运使

    B.通判

    C.市舶使

    D.都护

  • 4、我国很多成语都来源于史实。“破釜沉舟”即来源于

    A.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垓下之战 D.巨鹿之战

  • 5、三国两晋南北朝是青瓷制造迅速发展的阶段,其产地主要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常见器物有碗、盘、盆、壶、灯、香炉等日用品。其主要原因是(       

    A.农业技术产生进步

    B.国家实力不断提高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自然条件很优越

  • 6、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你知道佛教是什么时间传入中国的吗?( 

    A.春秋 B.战国 C.东汉 D.张骞通西域后

  • 7、下图所示战役(     

    A.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B.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C.导致了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

    D.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蒙古政权建立

    ②南宋灭亡

    ③元朝统一全国

    ④定国号为元。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③②

    D. ④③②①

  • 9、读下图你认为杜甫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中“老臣”是?( )

    A.刘备

    B.曹操

    C.诸葛亮

    D.周瑜

  • 10、下列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南出土的司母戊鼎,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B.北魏贾思勰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

    C.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D.南宋中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11、如下图诗句所反映的史实是

    A. 秦朝暴政

    B. 赤壁之战

    C. 贞观之治

    D. 安史之乱

  • 12、北宋诗人苏东坡曾在合浦居住两个月之久,并留下了东坡亭、东坡井、东坡塘、东坡月等历史遗迹,这反映出

    A.当时合浦交通发达

    B.苏东坡与合浦有着深厚渊源

    C.当时合浦经济发达

    D.苏东坡当时出任合浦地方官

  • 13、人面鱼纹彩陶盆是距今6000多年前流行于黄河中游地区的一种具有特色的陶器,它是由下面哪种人烧制而成的(     

    A.河姆渡人

    B.龙山人

    C.大汶口人

    D.半坡人

  • 14、忽必烈统治时期,负责调动军队的是( )

    A.中书省

    B.兵部

    C.枢密院

    D.御史台

  • 15、他们被征发去戍守长城,却因雨误期,按律法当被处死,但他们却揭竿而起,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场起义是(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王之乱

  • 16、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影响不包括( )

    A.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多

    B.客观上有利于民族交融

    C.给人民带来灾难

    D.大国兼并小国,客观上促进国家走向统一

  • 17、某中学向全校发出“推广普通话,学写规范字”的倡议书。在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是

    A.小篆

    B.大篆

    C.象形文字

    D.甲骨文

  • 18、汉朝如果派使臣去大秦,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经过

    ①今新疆境内

    ②河西走廊

    ③欧洲

    ④大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 19、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要素。以下选项中,历史与人物搭配错误的是

    A大禹建夏

    B.盘庚迁殷

    C.平王东迁

    D.成汤伐纣

     

  • 20、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______

     

  • 22、下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④是______

     

  • 23、楚汉之争的双方:西楚霸王___________和汉王刘邦。

  • 24、科举制是由______(皇帝)创立的;安史之乱由______和史思明发动。

  • 25、西晋统一:公元______年,西晋灭____,统一了全国。

  • 26、东晋的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_________》;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_________

  • 27、填空题

    (1)春秋时期,   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首霸;战国时,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2)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西起 ,东到  

    (3)世界上最大青铜器是   ,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的是  

     

  • 28、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______时的书法名家有锺繇和胡昭。而被后人称为绝世之作的是______独创的楷书书法。

    东晋的______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2.绘画:______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其代表作有《______》和《______》。

    3.雕塑:______时期的佛像雕刻最著名,其中山西大同的______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其代表。

  • 29、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

  • 30、中国历史人文荟萃,群星璀璨。

    (1)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是  

    (2)推行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是  

    (3)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4)东汉末年的   ,被后人称为“医圣”,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东晋的画家   ,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人物和相关称谓及成果连接起来:

    诗仙   苏轼   《静夜思》

    词人   李白   《农政全书》

    科学家   徐光启   《本草纲目》

    发明家   李时珍   改进造纸术

    医学家   蔡伦   《浣溪沙》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秦始皇在中央机构设置的三个主要官职。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社会转型往往引发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

    ——费正清

    1)材料一中提到的时期是哪一时期?

    材料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战国时期,强大的地方诸侯国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2)据材料二的描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利与弊。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3)材料三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三写出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

    材料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自《战国策》

    4)材料一中商君治秦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事件?诸侯畏惧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各诸侯国的结局如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