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四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是甲骨文中十二生肖的写法,由此可知商朝

    A.牛耕普遍使用

    B.家庭养殖业发达

    C.文字基本成熟

    D.甲骨文字数稀少

  • 2、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资基础的是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饮水方便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原始农业的发展

  • 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的影响是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 4、战国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小国林立,战争频繁。下列发生在战同时期的有( )

    ①“田氏代齐”  ②三家分晋  ③桂陵之战  ④马陵之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 5、商朝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是后母戊大方鼎,它是 (  )

    A. 纺织业   B. 制瓷业   C. 青铜制造业   D. 造纸业

     

  • 6、战国时期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得以显著提高的原因是

    ①牛耕得到推广

    ②铁器普遍使用

    ③青铜技术提高

    ④战乱减少,社会安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 7、被后世称为“画圣”的唐朝著名画家是(   

    A. 颜真卿     B. 阎立本     C. 吴道子    D. 关汉卿

  • 8、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你将在这里学习(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孙子兵法》

    D.儒家的经典

  • 9、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京召开,会议倡导“发展经济,促进合作”。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友好交流的史实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岳飞抗金

  • 10、“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由此可见,榷场的存在(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 11、某电视剧正在播放“朝歌城危,牧野之战决雌雄”的情节。由此可知,这部剧一定涉及哪一史实(     

    A.秦灭六国

    B.商汤灭夏

    C.国人暴动

    D.武王伐纣

  • 12、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的主要原因是(  

    A. 唐朝势力强大    B. 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本人的素质   D. 唐朝繁荣的经济

  • 13、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编陶希圣说:“我们明知道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陶希圣口中的“谈判”是指

    A.北平谈判

    B.中美谈判

    C.重庆谈判

    D.上海谈判

  • 14、宋代诗人陆游在自己的诗作《书愤》中写道“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期中大散关---淮河一线, 指的是哪两个政权的划定的分界线

    A.北宋和辽

    B.北宋和西夏

    C.南宋和金

    D.南宋和蒙古

  • 15、如图中所示农具是唐朝发明的,它们分别属于(  )

     

     

    A. 图一是耕作工具,图二是灌溉工具   B. 图一是耕作工具,图二是纺织工具

    C. 图一是交通工具,图二是纺织工具   D. 图一是耕作工具,图二是交通工具

     

  • 16、出现图1到图2西汉封国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推恩令”的实施 B.盐铁官营的推行

    C.和亲政策的实行 D.北方匈奴的败退

  • 17、小可同学在整理笔记时写下了 “倭寇”“台州九捷”“鸳鸯阵”等关键词。由此可知,他正在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A.靖康之变

    B.文天祥抗元

    C.靖难之役

    D.戚继光抗倭

  • 18、下列货币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B.

    C.

    D.

  • 19、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隋唐时期

    B.五代十国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 20、下列史实能在《史记》查阅到的是(     

    A.焚书坑儒

    B.北魏迁都洛阳

    C.刘备建立蜀国

    D.三国鼎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玄奘曾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     )。

  • 22、填空题

    (1)唐朝商业繁荣,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南宋商业发达,都城 ,繁荣程度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他设计的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3)宋朝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旅店在当时叫   。当时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 23、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史称西周。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人们习惯上把东周分成 ________________两个时期。

  • 24、根据下列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图一,唐朝都城___________,布局严整,市、_________分明,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2)图二,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它的出现,反映了宋代___________业的繁荣。

    (3)图三,这位人物是____________,她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4)图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号称“__________”

  • 25、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房屋主要是 ______建筑;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房屋主要是 ______圆形房屋。

  • 26、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_____

  • 27、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解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____

  • 28、“尊天子,攘四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________

  • 29、   隋朝大运河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

  • 30、由于_____________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_____,相互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________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以“___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_____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            张仲景

    作《女史箴图》的画家                                                祖冲之

    改进造纸工艺                                                              王羲之

    中医临床体系开创者                                                    顾恺之

    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                                             蔡伦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的战役--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项羽指挥起义军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稻;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宋史》(此处是两宋而不是南朝宋)

    请回答: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两宋时期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江南地区经济变化的原因对我们振兴家乡经济有什么启示?(答出2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