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通化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当时(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C.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这是抗金将领辛弃疾的词句,请问以下与辛弃疾同为抗金将领的是(     

    A.岳飞

    B.戚继光

    C.元昊

    D.寇准

  • 3、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巨鹿之战

    C.西汉建立 D.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西入咸阳

  • 4、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A.黄道婆

    B.李清照

    C.武则天

    D.妇好

  • 5、1351年爆发元末农民大起义,在多支反元队伍中,朱元璋队伍避开群雄的矛头蓄积力量后发制人,逐渐强大,争霸天下,建立明初。在元末十几年时间里,朱元璋队伍能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是(     

    A.建立“兵民合一,军政一体”的制度

    B.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C.采纳“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

    D.实行“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措施

  • 6、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被后世称为“医圣”。以下属于张仲景的医学成就的是(     

    A.发明“麻沸散”

    B.创编“五禽戏”

    C.编著《史记》

    D.写成《伤寒杂病论》

  • 7、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代替……,……天下变成……天下。”残缺部分是(     

    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

    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

    D.选举制,禅让制;共,家

  • 8、武则天不惜动用酷吏打击贪官污吏;朱元璋实行“重典治吏”,官吏枉法受赃80贯处以绞刑;雍正帝时,赃官的罪行一经核实,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并下令“丝毫不得碍于情面,务必严加查处。把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古代帝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王朝的长久统治

    B.肃清官员的贪污腐败

    C.强化皇权,平抑穷富

    D.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 9、读图说史:如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的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B.江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

    C.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

  • 10、南北朝时期,石窟群的兴建是当时哪一宗教广为流传的历史见证(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 11、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 12、这是一幅创作于1916年的政治漫画,名为《水中捞月》。图中一人身上捆绑着绳索,悬在半空,试图捞取水中的“月亮”。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悬崖上的一棵小树上。结合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该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A.辛亥革命后帝制思想根深蒂固

    B.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C.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华而不实”

    D.袁世凯复辟帝制必然失败

  • 13、易中天教授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讲述了一个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三国。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刘备称帝,蜀汉建立

    D.孙权称王,吴国建立

  • 14、某学习小组准备寒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山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河南省

  • 15、下面是唐朝水利工程建设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关内、京畿

    河北

    淮南

    江南东、江南西

    前期

    22.5

    57

    7

    41

    后期

    24

    3

    12

    101

    A.江南地区继续发展

    B.南北经济发展均衡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政府主导水利建设

  • 16、“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是

    A.大运河 B.都江堰 C.灵渠 D.长城

  • 17、秦始皇修建巨大的骊山陵;汉文帝修建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装饰。对比他们的不同做法,你得出的结论是(     

    A.法治不如德治

    B.成由俭,败由奢

    C.汉朝国力弱于秦朝

    D.儒家优于法家

  • 18、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的原因是

    A.兴修水利 B.磨制工具的出现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火的使用

  • 19、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安史之乱爆发后)两百年间祸乱不断,战争不息,百姓生灵涂炭,无家可归。这说明安史之乱后(     

    A.形成“开元盛世”的局面

    B.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C.黄巢起义全面爆发

    D.社会动荡不安

  • 20、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迁都后,商朝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他所迁的都城是( 

    A. B. C.牧野 D.镐京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称霸中原。长江下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___________

  • 23、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所在地——

    (4)我国历史上疆域版图最大的朝代——

  • 24、(1)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说蒋介石抗日的努力失败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

    (3)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并为胜利后指明奋斗方向的党的重要会议是_____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

    (3)西夏的建立者——

    (4)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5)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

  • 26、东汉时期,宦官_______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 27、西周的都城在______;东周的都城在______。西周的疆域比商朝进一步扩大。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朝实行了______

  • 28、公元前_____年,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_______年,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 29、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_是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的。

     

  • 30、隋炀帝时,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_______,提高进士地位。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李时珍        《天工开物》        画圣

    司马光        《送子天王图》       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毕昇         活字印刷术         东方医学巨典

    宋应星        《本草纲目》        编年体通史

    吴道子        《资治通鉴》        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2)“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3)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的人物是:

    (4)道家学派的开创者是:

    (5)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 “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湖熟, 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 . . 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 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摘自《中国历史》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图一“交子”最早出现在哪-时期哪地区? 图二《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景象?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什么历史现象? 这-现象最终完成是在哪个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 宋朝政府对发展海外贸易是什么态度? 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置了什么机构以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

    (4)综合上述材料, 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中, 你能够得出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