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绵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外文化的交流

    B.封建经济的发展

    C.造纸技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革新

  • 2、华佗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民间医生。下列内容与他无关的是

    A. 医术高明,精于外科   B. 发明麻沸散

    C. 被后代医学界尊为外科鼻祖   D. 开创了望闻问切诊疗法

  • 3、春秋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

    A.争霸战争的性质

    B.争霸战争的危害

    C.争霸战争的积极影响

    D.争霸战争的原因

  • 4、使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A.玄武门之变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宦官专权

  • 5、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对比统计图表内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是(     

    A.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 6、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以上史实表明,唐朝时(     

    A.民族矛盾已消除

    B.妇女无人身自由

    C.民族的交往交融

    D.统治者内部团结

  • 7、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组织,郡守、县令由朝廷直接任免。上述措施反映的是秦朝的(     

    A.制度创新

    B.经济改革

    C.法律严苛

    D.文化专制

  • 8、下图为《中国古代人口状况示意图》,此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古代人口状态示意图

     

    公元2年

    公元750年

    公元1078年

    黄河流域

    4425万

    3233万

    3150年

    长江流域

    1357万

    1908万

    5220万

    珠江流域

    118万

    159万

    630万

    ①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方人口南迁   ③自然条件优越   ④政治重心南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在某博物馆,小红看到了桀驾人车汉画像石,这幅图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A当时没有马作为座骑

    B这是当时的一项体育活动

    C这是当时的一项娱乐活动

    D当时的只是奴隶主的工具

     

  • 10、西周时,“一人既(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磨制石器的使用

    B.井田制的瓦解

    C.封建制度的确立

    D.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 11、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出土某一历史时期的铁质生产工具185件,其中农具131件。这一历史时期应是

    A.炎黄时期 B.夏商时期 C.西周时期 D.春秋战国

  • 12、“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历史上,“家国一体”源于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

  • 1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哪里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A.深圳

    B.珠海

    C.上海浦东

    D.秦皇岛

  • 14、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它使( ) 成为沃野。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华北平原   D. 成都平原

  • 15、秦朝开凿的灵渠,连接了我国

    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C.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 D.漓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 16、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包括

    ①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旧贵族集团的势力  ②促进了不同民族的交融  ③加快了统一的趋势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 17、他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反抗精神,“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斗争气魄,鼓舞着人们进行反抗斗争。他们领导的起义(     

    A.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B.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C.推翻了秦朝的政权

    D.动摇了汉朝的军心

  • 18、《礼记》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国部落联盟时期这种“选贤与能”社会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刺史制度

  • 19、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     

    A.明朝前期

    B.明朝中期以后

    C.清朝初期

    D.鸦片战争前夕

  • 20、他在位时,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这位皇帝是   (   )

    A. 刘邦   B. 刘彻(汉武帝)   C. 刘秀   D. 刘备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朱元璋为强化皇权,废除了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

  • 22、东周时期王室衰微,______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长期的争霸战争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

  • 23、商王________将都城迁到殷,辅佐周文王的贤才是________________

  • 24、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古人类是____________

  • 25、下图历史人物是________

  • 26、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___________》书。

  • 27、________________在位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杜甫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 28、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   是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2)战国时期秦国太守 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3)曹魏时期,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独创楷书书法的是  

    (4)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首部农学“百科全书”的是  

  • 29、先秦时期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历史事物

    时间

    地位(意义)

    共同作用

     

    商朝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都江堰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铁器、牛耕

    春秋战国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30、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1)司马光       a.《史记》

    (2)司马迁       b.《资治通鉴》

    (3)李白       c.诗圣

    (4)杜甫        d.诗仙

    (5)关汉卿        e.《窦娥冤》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南宋灭亡后,继续展开抗元斗争的南宋大臣两位。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旧有社会秩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

    材料二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而汉武帝则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1)阅读材料一,分别举一例东周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变革的史实。

    (2)材料二中秦始皇和汉武帝以怎样的不同方式对待儒家思想?指出他们这样做的共同目的。

    (3)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