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坝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A齐楚韩

    B.赵燕韩

    C.韩赵魏

    D.楚魏秦

     

  • 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面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 )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青铜文明

    C.春秋战国的纷争

    D.秦汉时期大一统

  • 3、下列是某同学制作的历史人物成就卡片,这位历史人物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 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大臣上朝在皇上面前无坐处……到了明朝,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B.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C.皇权不断加强

    D.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 5、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作为中国私学的开创者,孔子的哪一种思想集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追求(     

    A.诲人不倦

    B.温故知新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 6、“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

    A.禅让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 7、《元朝其实很有趣儿》将您带进蒙古元帝国的历史,领略其百年风云,兴衰成败。作为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下列不能反映其进步性的一项是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推行了行省制度

    C.加强了民族交融

    D.大规模发动战争

  • 8、我国出现青铜器在

    A. 夏朝

    B. 商朝

    C. 原始社会初期

    D. 原始社会后期

  • 9、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的一句话。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大汶口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 10、《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A.顾恺之

    B.陶渊明

    C.王羲之

    D.司马迁

  • 11、“伤寒金匮有遗篇,太守坐堂施药丸。识用精微称圣手,范书陈志应名传。”这首诗所歌颂的著名医学家是

    A. 黄帝

    B. 扁鹊

    C. 张仲景

    D. 华佗

  • 12、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吉思汗原名完颜阿骨打

    B.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

    C.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D.成吉思汗灭亡了金朝

  • 13、绘制知识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下列示意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元朝结束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B.辽、西夏、金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南宋是北宋政权的继承者

    D.民族间的战争是宋元时期的发展主流

  • 14、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的共同点是

    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B.制造陶器

    C.种植粟和水稻

    D.穿纺织品原料的衣服

  • 15、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秦国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

    B.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C.汉武帝任用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

    D.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 16、公元纪年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华夏。这一时间可描述为(     

    A.公元2世纪20年代

    B.公元3世纪20年代

    C.公元前2世纪20年代

    D.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 17、古代重庆是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在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巴人墓中出土了精美的剑、矛、钺、戈等巴式铜兵器。由此可推断当时的巴族

    A.有较发达的稻作农业

    B.“武舞”与“跳歌”并存

    C.掌握了金属冶铸技术

    D.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

  • 18、宋朝时,下列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契丹

    ②党项族

    ③女真族

    ④蒙古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 19、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的典型代表是(       

    A.半坡居民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居民

  • 20、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其中方框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夏朝灭亡 D.西周灭亡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_________,是_________主持修筑的。

  • 22、公元前209年,由______、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 23、明清时期, 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样。

  • 24、黄巾起义的原因: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______________,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______________频繁发生,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

  •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_____________(人物)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10余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 26、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又一表现。

    (1)请写出春秋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主张。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一书。

    (2)列举百家学派中除儒家以外另外三家学派的名称和代表人物。

     

  • 27、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国家是______。古代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______

  •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秦朝的都城——

    (2)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地点——

    (3)西汉的都城——

    (4)东汉的都城——

  • 29、下图历史人物是________

  • 30、儒家:代表人物是______,主张实行“______”。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另一位思想家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历史人物和其相关内容连线

    蔡伦                         494年迁都洛阳

    华佗                         建立吴国

    张角                         创编“五禽戏”

    孙权                         改进造纸术

    孝文帝                      创立太平道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写出与淝水之战有关的四个成语典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炬,可怜焦土。

    材料一:丞相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说:“不行,当初周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力太大,造成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

    材料二:有一天,原齐国的赵二拿着一串钱(刀币)来到街上,准备买牛,可是他发现街上的人进行买卖时争吵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对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赵二看着手中的刀币叹了口气,丧气地走了。

    材料三:一次,王五(原魏国人)到街上买了两尺布,可回到家里自己一量不足两尺。于是去找卖布的老板退货,可老板(原秦国人)坚持认为自己给足了尺寸,坚决不退,两人把官司打到秦始皇那里。

    材料四:秦始皇发布了一封诏书到南方(原楚国)但是这里的官吏看不懂诏书的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六王毕,四海一指什么事件?

    2)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秦始皇是如何解决的?

    3)为抗击匈奴秦朝修筑万里长城,它西起哪里?东到哪里?

    4)请你评价秦始皇的功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