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延边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1936年考古首次发现了位于浙江余杭良渚镇的良渚遗址,迄今为止良渚遗址发现的遗存非常丰富,如巨型城址;1965年5月,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由此可见

    A.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B.传说和神话中的历史信息是真实的

    C.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D.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 2、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其中“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这一优秀文化体现的是(     

    A.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

    B.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

    C.儒家“民本、德治”的思想

    D.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 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一一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政”治国 D.以法治国

  • 4、抗金英雄岳飞曾慷慨激昂地写下《满江红》,下列四幅示意图中,符合岳飞所处时代的一项是(     

    A.   

    B.   

    C.   

    D.   

  • 5、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唐代明君李世民在《晋宣帝总论》中曾经说过“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据此,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增长

    B.维护世界和平

    C.增进民生福祉

    D.共建精神家园

  • 6、下列国家中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是

    A. 印度

    B. 中国

    C. 埃及

    D. 泰国

  • 7、开创了“光武中兴”局面的是

    A.刘邦 B.刘秀 C.曹操 D.刘备

  • 8、相传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的人物是( 

    A.蚩尤 B. C. D.

  • 9、“文景之治”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它上承汉高祖的伟业,下启汉武帝的雄风,为汉代的国富民强奠定了物质基础。请问,“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兵皆罢归家”  ④重视“以德化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0、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前期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注:做买卖)户数干家”的都会。汉口在清代的发展可以作为证据之一说明,清朝前期

    A.农业得到较大发展

    B.手工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

    C.商业很发达

    D.文化专制

  • 11、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陆秀夫

  • 12、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 13、五代十国是五代(907~960年)与十国(902~979年)的合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种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 14、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发并得到备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役繁重

    ②秦朝的税沉重

    ③秦朝开凿灵渠

    ④秦朝严酷的刑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④

  • 15、“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于西汉时期,为了保障这条商路,西汉设置专门机构加以保护,这个机构是

    A.长城保护站 B.西域宣慰司 C.西域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 16、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下面哪些图片体现了这种精神风貌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17、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   )

    A. 龟甲或兽骨上   B. 竹简或木牍上   C. 丝帛或麻布上   D. 麻纸或宣纸上

  • 18、《齐民要术•杂说》中曰:“凡人家营田,须量已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体现了贾思勰怎样的农学思想:(     )

    A.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B.广种薄收粗放经营

    C.因地制宜多快好省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 19、如果你要做一个主题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最能准确概括秦汉时期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     

    A.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20、明朝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

    A.促进中外交往

    B.加强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扩大地方权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清朝人关后,顺治帝在北京隆重接见了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1653年正式赐予他“_____”的封号;康熙时,册封另一位首领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 22、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他主张“_______”,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 23、根据课本知识完成以下空格:

    朝代名称

    都城

    建立者

    灭亡者

    夏朝

    阳城

    _____

    _____

    商朝

    _____

    _____

    _____

    西周

    _____

    _____

    _____

    秦朝

    _____

    _____

    _____

     

     

  • 24、两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

  • 25、东晋兴盛:_______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 26、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表格

    措施

    内容

    作用

    政治上

    颁布,削弱封国势力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在地方设

    设置中朝,削弱相权。

    思想上

    接受的建议,推行

    文化上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在地方设

    经济上

    垄断盐铁之利和严禁私铸货币等改革

     

  • 2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________、根本原因________。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________

  • 28、五代十国的发展趋势(     )。

  • 29、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___________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_____________

  • 30、光武中兴:

    (1)措施: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__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影响: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   ) 河姆渡原始居民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农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1)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春秋后期,________农具和________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3)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规定废除________,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识图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1)材料一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在表格空白处补充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

    巩固统一得措施(部分)

    经济

    统一A   ,统一度量衡

    文化

    统一文字,字体称为B   

    (3)材料三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从文中你能窥见秦的法律如何?

    (4)结合教材所学知识,你认为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从秦帝国的兴衰史里,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