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松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武德四年(621)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攻入隋朝东都(洛阳),进城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叹曰:“呈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李世民的感叹表达了(     

    A.对隋朝繁荣的羡慕

    B.对隋朝城市建设成就的肯定

    C.对民间疾苦的关心

    D.对隋朝灭亡原因的认识

  • 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A.蜀东晋前秦

    B.西楚东晋前秦

    C.蜀东晋梁

    D.蜀南晋张楚

  • 3、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了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        

    A.四羊方尊

    B.青铜立人像

    C.人面鱼纹盆

    D.司母戊鼎

  • 4、420年,东晋灭亡。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今南京)历史上称为

    A.南朝

    B.北朝

    C.北齐

    D.北周

  • 5、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000多斤、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A.秦朝

    B.新朝

    C.隋朝

    D.元朝

  • 6、下列图示反映的最主要问题是

    A.皇帝与宦官的矛盾

    B.君权与相权矛盾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皇帝与外戚的矛盾

  • 7、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8次下“西洋”

    D. 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 8、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

    A. 《齐民要术》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神农本草经》

  • 9、东汉时期,“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B.宦官和外戚的交替专权

    C.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 10、岳飞是我国历史上备受人民尊敬的英雄,下列关于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南宋抗金英雄   B. 取得郾城大捷,收复许多失地

    C. 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D. 达成宋金和议,形成对峙局面

  • 11、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鸿门宴 B.张楚政权 C.霸王别姬 D.楚汉之争

  • 12、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是在(     

    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 13、《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一•二八”事变

  • 14、战国时期,位于最西面的一个诸侯国,通过与其他六个国家的战争,不断向东扩大自己的国土,这个国家是(     

    A.秦国

    B.齐国

    C.楚国

    D.燕国

  • 15、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代的少数民族,他曾一度横扫亚欧大陆统一蒙古个部分建立蒙古汗国的是

    A. 铁木真

    B. 阿保机

    C. 云昊

    D. 忽必烈

  • 16、2014年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既是全党共同任务,也是推进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

    A.依法治国

    B.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对外开放

  • 17、下图为珍贵的历史文物,驼背上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演奏胡乐乐器。该文物反映的是我国某朝代陶瓷工艺精湛,此处“某朝代”指的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 18、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青铜器的使用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C.骨耜的使用

    D.陶器的使用

  • 19、古人云“棋琴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 20、汉武帝曾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解决了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向他提出这项建议的大臣是(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卫青

    D.晁错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人物。

    (1)1069年宋神宗任用他主持变法——

    (2)北宋著名史学家,和司马迁被称为“史学两司马”——

    (3)1771年率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 22、下图是______

     

  • 23、统一货币: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______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 24、经济发展会带来社会的进步,请填写有关经济发展的内容。

    (1)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表明,已经开始了 (填写粮食作物名称)

    的种植,原始农业兴起。

    (2)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 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战国时期,________带领人们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史称“天府之国”。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南朝时的   ,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 25、唐太宗时期,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26、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______,简称“行省”。

  • 27、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__;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__________的领导下,返回新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 28、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人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 29、秦国为了配合对南方军事行动,开凿了__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为了在北方抗 击匈奴,修筑了________,成为世界奇迹。

  • 30、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实行______________的民族政策。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退避三舍_______   a.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纸上谈兵_______   b.牧野之战

    阵前倒戈_______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刀耕火种_______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卧薪尝胆_______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南朝时期的四个朝代名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蜿蜒伸展,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版图上从容铺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有利于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二:“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1)历史上谁对开辟丝绸之路贡献最大。

    (2)根据材料一,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区(地点)。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A:______B:_____F:_____

    作用:_____

    (3)这一历史事件是在那个皇帝统治时期。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的官职是什么?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根据材料二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