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地位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有( )
①分封制逐步瓦解,奴隶主贵族没落②私学兴起,平民有学习和提升的机会③铁器、牛耕推广,小农经济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下列现象不属于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的是( )
A.农作物的种植
B.家畜饲养
C.聚落
D.国家产生
3、三国之一的吴国,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他的都城建业在今江苏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A.孙权
B.刘备
C.曹操
D.曹丕
4、汉代王充曾这样评价某一历史事件:“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强调了( )
A.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B.商鞅变法成就巨大
C.春秋诸侯称霸
D.战国时期“尊王攘夷”
5、208年,周瑜在赤壁指挥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方式、以少胜多战胜了曹军。该战役
A.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B.促成西晋的短暂统一
C.形成南北朝对峙局面
D.导致春秋战国的混战
6、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有位中国帝王排行第82位,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这位中国皇帝能上榜的原因在于( )
A.营建洛阳,加强统治
B.北击突厥,收复西北
C.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D.创立殿试,选拔人才
7、我们常说自己是华夏儿女,中华民族又称为华夏族,华夏族形成的主体是
A.炎黄部落联盟
B.蚩尤的部落联盟
C.黄帝的部落
D.尧舜禹的部落联盟
8、“关于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娲抟土造人说
B.古猿进化说
C.上帝造人说
D.太阳神造人说
9、下图是秦统一后制造的“铜权”。据此可知秦朝( )
A.加强思想控制
B.抵御匈奴南侵
C.强化经济管理
D.巩固王权独尊
10、考古是了解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 )
A.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B.北京人会使用火
C.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D.北京人靠采集为生
11、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哪一政权总称为“十六国”
A.成汉
B.西秦
C.北燕
D.后赵
12、西周实行了分封制,观察下面《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可知,西周的重要封国( )
A.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C.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斗争
D.重视发展农业
13、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商人,与人贸易时使用的货币最有可能是( )
A.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布币
D.蚁鼻钱
14、老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最早能在低洼地方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15、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判断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
A.种植粮食作物
B.制造陶器
C.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
D.制作磨制石器
16、一场战争便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三十余年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这场战争使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庙号早在商朝时就已设立,一般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李渊被后世尊庙号为“高祖”,主要是因为他( )
A.升任太原留守
B.消灭割据势力
C.建立了唐朝
D.杀死隋炀帝而定天下
18、小明同学在一篇日记中写道:“金秋十月,我有幸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现这个地方除了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故乡,还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日记中的“这个地方”指的是( )
A.陕西西安
B.浙江河姆渡
C.北京周口店
D.云南元谋县
19、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
历史典故 | 出处 |
揭竿而起 |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
A.国人暴动
B.长平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20、下列懂得使用天然漆的是( )
A.半坡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北京人
21、经过长期征战,以_____________为首领的部落统一了蒙古各部。1271年,___________改国号为元,定都_______。
22、春秋后期,______创立道家学派,他的思想集中在《道德经》。 ______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思想集中在《论语》。
23、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舰队到达________,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人物或成就 | 历史地位 |
① | 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
甲骨文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② 开始 |
《 ③ 》 |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东汉蔡伦 | ④ 的发明和改进,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
⑤ |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
《 ⑥ 》 |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东晋 ⑦ | 被后人誉为“书圣” |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5、河姆渡人生活在七八千年前的________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他们会运用________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
26、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古代的战役名称
(1)周武王灭亡商朝的著名战役:
(2)秦灭六国的决定性战役:
(3)在秦末农民战争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
27、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他于754年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风俗。
28、下图为《战国七雄图》ABCD中代表秦国、楚国的分别是_____、____(填字母)
29、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结合学习的历史知识,将下列描述的历史事件填在相应的表格中
| (1)中国共产党一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内容 |
|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工人运动,其顶峰是哪次罢工 |
|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哪次起义 |
| (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偏僻的农村,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 |
| (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哪次会议 |
| (6)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是哪次战役 |
30、按要求填出相对应的人物:
①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立无字碑,一生功过留待后人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陈桥驿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开创一代新王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歌淳朴厚重,有“诗圣”之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力保忠节,誓不降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他在位期间修建了大运河,并创立了进士科:_______________
⑥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灭亡南宋:__________________
31、用实线把左右相关的两项连接起来
老子 《韩非子》
韩非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道德经》
祖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大明历》
32、建国以来我国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和23次国庆群众游行。阅兵游行活动的内容,也反映着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主题 | 材料 | 问题 | 答案 |
欢庆新 生 |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后阅兵 | (1)新中国的国家名称是在什么文件中正式确定的?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标志性意义? |
|
建设探 索 | 1959年10月1日,建国10周年阅兵 | (2)列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阶段中出现什么重大失误? |
|
伟大转 折 | 1984年10月1日,建国35周年阅兵 | (3)这个历史阶段开始的标志是哪次会议的召开? |
|
继往开 来 | 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年阅兵 | (4)这次阅兵式设计了“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其中“思想篇”里的“改革开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指导思想? |
|
(5)通过上述问题,你对新中国六十多年来的奋斗历程有何认识?
33、历史名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校准备举办一期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的黑板报,请你搜集材料参加筹备工作。
阅读下列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这句话是谁的作品?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国家?
(2)其代表作是什么?
(3)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列材料: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
(4)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5)汉武帝为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了什么措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