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历史人物中都属于开国之君的一组是( )
①隋文帝 | ②唐太宗 | ③宋太祖 | ④唐玄宗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秦朝时期,王家四兄弟的情况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 老大被征去修长城 B. 老二去集市买东西用圆形方孔钱
C. 老三在家练小篆 D. 老四整日忙于发明编钟
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废分封,行郡县制 B.加重赋税
C.封国郡县并存 D.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4、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为民族统一作出了贡献。其中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盘庚 C.商汤 D.周武王
5、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移至该馆。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 )
A.商代,甲骨文
B.商代,金文
C.两周,甲骨文
D.两周,金文
6、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城濮之战
D.洛阳之战
7、“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A.东南沿海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康熙亲征噶尔丹
D.雅克萨之战
8、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9、“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B.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繁荣
C.完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0、考古人员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再次发现了灰烬、火烧等可能为古人类控制用火及洞穴生活的遗物、遗迹,为“北京人”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有( )
烧烤食物 照明 防寒 ④驱赶野兽
A. ④ B. ④ C. ④ D. ④
11、2007年3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 ④北京人直立行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B. 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C. 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
D. 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13、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要从洛阳沿大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邗沟一江南河一通济渠 B.通济渠一邗沟一江南河
C.江南河一通济渠一邗沟 D.邗沟一通济渠一江南河
14、“……这本书生动详细地记录了1250多条河流的走向,以及河流沿途的山川和城镇的地理沿革、物产、矿藏、风土人情……”。该书是
A. 《九章算术》
B. 《齐民要术》
C. 《水经注》
D. 《伤寒杂病论》
15、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16、同学们大都听说过“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该寓言故事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7、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经历过三次大分裂:一是春秋战国时期;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是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但每次大分裂之后全国又重新归于大一统。其中第三次大分裂后实现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者是:
A.李世民
B.赵匡胤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18、请你根据下图判断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南北政权对峙
C.地方军阀割据
D.战乱长期不息
19、观察下图,可知当时实行( )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20、夏朝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下列关于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
B.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C.统治中心区域在今陕西西部和河南南部
D.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
21、1662年, 率领军队打败 殖民者,成功收复台湾。
22、请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
(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____的序幕。
(2)1948年9月,___________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3)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____。
23、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______,史称西汉;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494年迁都______,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24、唐朝纺织业中,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的是____________。
(2)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
(3)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政治主张,他是____________。
(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____________。
26、中国封建社会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大的治世局面。如西汉初期出现了“______________”,东汉初期出现了“______________”。
27、它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___
28、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_________。
29、火的发现和人工取火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体格状况、生存质量、寿命长短乃至面部特征。下图所示与火的发现和发明有关的人类分别是?(请将正确答案对应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相应方框中。)
30、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所在地——
(4)我国历史上疆域版图最大的朝代——
31、
II 半坡原始聚落居所 多采用半地穴式建筑
河姆渡原始聚落居所 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农耕时代北方主要农作物 种植水稻
农耕时代南方主要农作物 种植粟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少数民族首领。
(1)唐太宗时统一青藏高原各部落,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赞普——
(2)契丹国的建立者——
(3)11世纪前期定都兴庆府,称大夏皇帝的党项族首领——
33、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胡桃、石榴、胡萝卜等陆续传到中国。“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回答:
(1)西汉时,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一座城市?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丝绸之路历史作用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