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历同学搜集了“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等资料。据此推知,她研究的课题是
A.西汉的建立
B.东汉的兴衰
C.西晋的统一
D.北魏的分裂
2、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与“投鞭断流”、“草木皆兵”有关的战役是
A.涿鹿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3、当我们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老师会安慰我们:“这次考得不理想,恰恰说明我们在某些方面没有掌握好,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老师的话包含了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4、“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C.都江堰的修建
D.思想文化的发展
5、西汉文帝、景帝在位40年左右的时间里,政治稳定,经济上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出现了封建社会第一次“盛世”景象。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统治者推行的什么政策( )
A.休养生息政策
B.争霸政策
C.“改制”举措
D.汉化政策
6、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禅让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郡县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7、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A.汉字的传播影响广泛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汉字的造字方式固定单一
8、有学者认为“西周盛于分封,衰于分封。”作者表达的最主要的观点是( )
①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②有利于稳定政局
③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④随着诸侯国势力不断强大,周朝统治趋于瓦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下列说法中与当时实际不相符的是( )
A.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B.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D.更多使用圆形方孔钱
10、宣城市有“泾县”“郎溪县”“旌德县”“绩溪县”,这种“县制”在我国最早从什么时期开始?
A.秦朝 B.汉朝 C.战国 D.西周
11、依据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论(即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选项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B.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C.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最严重的挫折
12、广州亚运会的主题歌是《亚洲之路》。为迎接广州亚运会而举办的“亚洲之路”活动,创意来源于古代丝绸之路,旨在以“两条丝路拥抱亚洲”。其中“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
A.非洲西海岸
B.波罗的海
C.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斯里兰卡)
D.孟加拉湾
13、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北宋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 ( )
A. 去瓦舍勾栏听岳飞的抗金故事
B. 经常去茶馆品茶
C. 和朋友们一起去酒楼品尝山珍海味
D. 穿着棉布衣服去逛街
14、下列人物属于春秋时期的霸主的有
①齐桓公②晋文公③楚庄王④周平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下列内容不属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16、周武王克商以后,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在朝歌管理商族遗民,同时又在朝歌的东面、西南面、北面分别分封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为诸侯。武王这些举动旨在( )
A.直接管理商族领地
B.酬答灭商的功臣
C.筹备对外开拓疆土
D.维护东方的稳定
17、蔡伦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功绩是( )
A.发明了弓箭
B.改进了造纸术
C.创造了文字
D.统一了货币
18、下列哪部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19、《旧唐书》载:“禄山之乱,两都覆没,乾元旧籍,亡散殆尽”据此可知,安史之乱导致( )
A.唐朝灭亡
B.文化凋敝
C.人口锐减
D.藩镇割据
20、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1、书法
(1)条件:______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
(2)代表:①_____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②东晋的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是“天下第一行书”的《____________》,被后人誉为“______”。③北魏______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22、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代表了当时高度文明。
23、隋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统一,为后世的强感定了坚实的基础。
(1)________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
(2)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24、贞观初年,高僧________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学,后写成了________一书,该书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________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5、______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唐朝贞观年间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26、明朝设置的___,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清朝设置的___,标志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7、______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秦朝把文字统一成______,作为全国通行文字。
28、根据所给信息,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
(1)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是________。
(2)他是伟大的史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是________。
(3)他是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他是________。
(4)他是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享誉古今的地理学专著。他是________。
(5)他是著名农学家,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他的成就。他是________。
(6)他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是________。
29、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______________崛起,他们竞相___________,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30、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古代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此工程应是( )
31、连线
(1)赵括 A.三顾茅庐
(2)刘邦 B.破釜沉舟
(3)项羽 C.草木皆兵
(4)陈胜 D.纸上谈兵
(5)苻坚 E.推恩令
(6)诸葛亮 F.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主父偃 G.揭竿而起
(8)董仲舒 H.约法三章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秦汉时期率兵出击匈奴的将领(一位即可)——
(4)东汉时改进造纸术——
(5)西晋的建立者——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材料三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材料四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说的?生活在什么时代?
(2)材料二是谁的名言?请举出他的一项思想主张。
(3)材料三是韩非说的,他的什么理论后来被秦始皇所采用?
(4)材料四是谁的名言?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