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班同学相约寒假一起去看中国最早的佛教建筑,他们应该去
A.河南洛阳白马寺
B.山东曲阜孔庙
C.四川成都青城山
D.福建泉州老君像
2、唐朝时的一位书生想从南到北沿着隋朝大运河进行游学,你认为他不会路过下列哪一城市( )
A.余杭
B.洛阳
C.长安
D.涿郡
3、“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其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这一治世局面出现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4、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 )
A.突厥
B.回纥
C.吐蕃
D.契丹
5、《宋史》记载,位居枢密使高位的武官曹彬,每次在路上迎面碰到文臣的车马,都会主动命车夫驶入旁街小巷。这从侧面反映出宋朝( )
A.武将胆小软弱
B.文官专横跋扈
C.轻文重武
D.重文轻武
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该诗句纪念的人物是
A. 黄帝 B. 炎帝 C. 尧 D. 舜
7、“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B.扩大疆域
C.巩固周王室统治
D.团结功臣贵族
8、古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就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其出现于谁有直接关系(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9、两千多年前修建了一项了不起的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考验,至今仍然造福于民,此项工程是
A.隋朝大运河
B.赵州桥
C.元朝大运河
D.都江堰
10、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开创科举制度
C.开通隋朝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11、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
A.奴隶制开始形成
B.封建制开始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12、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A. 新疆
B. 西藏
C. 东北
D. 台湾
13、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下列哪项内容不是祖冲之的贡献
A. 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B.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C. 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D. 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14、某书信朗读节目第一期朗读的是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封家书:公元前223年农历二月,秦军将士“黑夫”和“惊”兄弟二人给大哥“衷”写了一封信:“战事不知要持续多久”。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 )
A.信中的“战事”发生于前秦与东晋之间
B.该信书写在纸张上
C.信中“战事”是为了统一全国
D.该信采用楷书书写
15、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劳动和智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是( )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16、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
A. 优秀人才的辅佐 B. 互相借鉴经验
C.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D. 社会的统一安定
17、商汤灭夏后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不包括
A.商王汤很有才干
B.商王汤任用贤才
C.商王汤关心百姓,发展生产
D.迁都到殷
18、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宋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
B.辽宋双方签订澶渊之盟后,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和民族交融
C.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D.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19、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
B.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
C. 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
D. 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0、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与齐、晋距离较近,而与周天子相距甚远
B.鲁国想与齐、晋联合共同攻打周天子
C.周天子势力与齐、晋势力差不多
D.周王室衰微
21、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________。
22、元朝设置___等机关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___的管辖。
23、西汉前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太平盛世,史称__________。
24、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分别以(______)和(______)为主。
25、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 “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制作的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 (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
26、约公元前_______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公元前_______年,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7、西周的分封制把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战国后期秦国在岷江上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_
29、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是《________》;而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30、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
31、
儒家学派 老子
道家学派 孔子
法家学派 韩非子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南宋初年,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的抗金名将——
(3)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4)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33、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生产工具的创新与发明。
图一 | 图二 |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白居易(唐)《登观音台望城》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所描绘的是哪座大都市?该都市在唐朝时期的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如何?请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摘自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摘自南宋《渭南文集》
(3)根据材料三,请指出宋代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
材料四 方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契丹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4)材料四中的历史现象说明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任写其中两点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