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副换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军阀混战
2、1971年11月8日晚上,毛泽东嘱咐道:“这次联大以多数票支持我们,是第三世界国家把我们抬进去的。”毛泽东所谈的事件是
A. 中美关系改善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日建交
D.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如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4、2020年是长征胜利84周年,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八年级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红军四渡赤水后,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挥师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丙:红军长征在1935年10月胜利结束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5、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址 C.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宝座 D.日军在旅顺
6、一位老八路说“当我们听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立时呆呆地立在那儿……今天是我们子孙应该时刻铭记的日子。”“今天”是
A.1945年8月5日 B.1945年8月9日
C.1945年8月15日 D.1945年9月2日
7、周恩来曾就一次军事战略部署做过比喻: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而我们已经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内壕”了。这次军事战略部署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转折”的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 由农村转到城市
B. 由对内改革转到对外开放
C. 由工业转到农业
D. 由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
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公元纪年.这一决定源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0、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国民党进攻陕北解放区
B.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
C.国民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1、下图是解放战争中某一战役形势图,该战役中图中①所示城市获得了和平解放。该战役胜利的意义是( )
A.华北全境基本得到解放
B.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C.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D.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12、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13、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
A.《开启思想大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C.《鸦片战争的烽火》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1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领域涌现出大批劳动模范、革新能手和先进工作者;广大农民努力增加生产,踊跃交售粮棉;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纷纷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奔赴工业建设第一线。由此可知,“一五”计划( )
A.激发了民众的建设热情
B.照搬了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
C.使工农业生产增长迅速
D.依靠群众智慧进行技术创新
15、义和团成员曾愤怒地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义和团运动具有明显的爱国性质
B.有利于取得清政府的支持
C.反映了义和团科学的斗争口号
D.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1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这一场景出现在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西安事变
D.一二·九运动
1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公车上书 |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B | 百日维新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 | 《时务报》 |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
D | 戊戌变法 |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
A.A
B.B
C.C
D.D
18、鸦片战争失败,最易使人从器物着眼,进行革新,从而产生波纹扩大式的变化……。材料中“从器物着眼”应该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19、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0、下列人物把“民主、科学”看做“幸福”追求的是( )
A.胡适
B.林则徐
C.康有为
D.李鸿章
21、经过文革,我国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1980年,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_________得到平反;随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2、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设起来;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_。
23、
(1)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该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
(2)请简要说说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
24、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__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的开端。
2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______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26、观察三大战役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打响了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____________,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了____________。
(2)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了____________。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胜利,解放了____________以北的广大地区。
(3)几乎与淮海战役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____________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了____________。采用分割包围、武力攻占等战略威逼北平,1949年初,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____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____________解放。至此,____________全境基本解放。
27、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__。
28、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_____________年和_____________年。
29、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________。
30、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马其顿君主是______ ;
31、图史链接,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图2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锻造了哪些伟大的精神?
材料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他们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请回答:
(1)材料中清朝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开展的运动叫什么?
(2)“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具体说明“骨肉分离”的含义。
(3)“再次分离的骨肉”国家领土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
(4)依据材料,评价这次运动。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材料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国政府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并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70年前,东方战场的主战场,中国万众一心浴血奋战。70年后,中国首次为纪念抗战胜利举行阅兵,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中国奏响最强音!
(1)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振奋了抗战胜利的信心,提升了八路军的威望。
(2)它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此次会战使日本企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它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5)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先后坚持了多少年,终于取得了胜利。
(6)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
(7)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的历史事件。
(8)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9)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