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2022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5周年。这个我们不能忘记的国耻发生在( )
A.1935年
B.1936年
C.1937年
D.1939年
2、对下面年代尺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B.改革开放后军事科技的发展成就
C.改革开放后外向型经济发展历程
D.改革开放后外交事业发展的成就
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B. 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
C.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你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依据是
A.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5、创办于1669年的中药名牌老店同仁堂,1956年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带头进行的改革是( )
A.移资国外
B.独立经营
C.公私合营
D.股份制经营
6、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写道:“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可见孙中山
A.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
B.传播革命思想
C.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反对君主立宪制度
7、一天夜里,湖北武昌城枪声大作,第二天清晨,城里往日耀武扬威的辫子兵全成了俘虏。李大爷忙跑回家,发现昨天的日历上印的是( )
A.1911年9月10日 B.1898年10月9日
C.1911年10月10日 D.1898年9月10日
8、“毛泽东认为,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材料中所谈的这场战役的影响是( )
A.促进了东北全境的解放
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9、建国初期,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有( )
A. 使用权 B. 管理权 C. 经营权 D. 所有权
10、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
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12、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13、“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
A. 聂耳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王进喜
14、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中,能制作精美磨制石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人类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15、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595亿斤,增至2013年的60194万吨。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进一步增至68285万吨(13657亿斤),比2020年增加1336万吨(267亿斤),增长2.0%。其中谷物产量63276万吨(12655亿斤),比2020年增加1602万吨(320亿斤),增长2.6%。我国农业实现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土地改革
16、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他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 ( )
A. 中印建交 B. 出席万隆会议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中美建交
17、《东方日报》的社论说:“从这一天起,中国再也没有一寸领土由外国管治了,在中华民族的自强奋斗史上,这是一件大事,值得欢欣庆祝。”这件大事指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18、将北平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并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
19、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一一标志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一一废除了封建帝制
D.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0、“黄埔任教,激扬文字培育革命英才;国际舞台,不卑不亢重塑大国形象;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无愧人民公仆。”评价的是( )
A.孙中山
B.蒋介石
C.毛泽东
D.周恩来
21、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家是________。
2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事件是______。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
23、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升空,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________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4、_________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湖北__________首先发动,并取得胜利。
25、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人),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______(人)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6、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________运动蓬勃发展。________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27、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___,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____________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28、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⑯__________________,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9、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________》。割台湾岛给日本的条约是《________》。
30、洋务运动的时间:从19世纪____年代到____年代中期。
31、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成就
32、在抗击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艰难岁月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他”是谁?
(2)“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l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太平军痛打哪一支军队?
(3)/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的主题之一。下列再现了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是( )
A.《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太平天国》
D.《甲午风云》
(4)2010年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新疆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天山南北迎来了美好的春天。无独有偶.晚清的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并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在辽阔的西疆完成了中华民族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请问他是谁?
(5)上述英雄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3、请简述中共一大召开的内容及意义。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左图是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翻开这张这张泛黄的老报纸,当年的历史盛况和恢宏场面仿佛重现于眼前。它承载着一个泱泱大国的新起点,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开国档案”。 |
(1)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记载的“历史盛况和恢宏场面”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说“它承载着一个泱泱大国的新起点”?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2)材料二反映的史实与哪一会议直接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法律的地位。
材料三 现在中国正处在大变革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的个体所有制要变成集体所有制,资本家也要改变其私人所有制,许多人掌握不住自己的命运。其实要掌握是可以掌握的,即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站在社会主义方面,有觉悟地逐渐转变到新制度去。
——毛泽东《工商业者要掌握自己的命运》(1955年10月27日)
(3)依据材料三,我国当时正在进行怎样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完成后,我国确立了哪一“新制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