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中央档案馆收藏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1935年5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签署,工农红军首次提出了“红军万里长征”,从此,“万里长征”一词成为红军战略大转移的专用名词。该词的提出( )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B.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C.反映了红军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D.团结了全国的少数民族
2、如图漫画所反映的事件与中国近代史上所签订的某一条约相关。下列内容属于该条约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情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一反应”模式的是( )
A.鸦片战争一一洋务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巴黎和会——北伐战争
4、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
A、南京解放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5、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A. 《望厦条约》
B. 《虎门条约》
C. 《黄埔条约》
D. 《南京条约》
6、在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7、“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等均取材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8、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
A. 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著名论断
B. 三湾改编﹣﹣打出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
C. 秋收起义﹣﹣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古田会议﹣﹣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9、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1988年进入改革宏伟蓝图的海南岛属于(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10、张大爷一家和邻居被迫举家迁出北京东交民巷,这种情景应该出现在什么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2、下列历史人物的排序,与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探索顺序相对应的是( )
A.严复、魏源、孙中山、李大钊
B.左宗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C.梁启超、李鸿章、鲁迅、孙中山
D.林则徐、谭嗣同、关天培、胡适
1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体现了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互助思想
D.博爱思想
14、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的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国民党
C.强学会
D.中国同盟会
15、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6、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其中,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17、到2009年时,新疆建立行省( )
A. 125周年 B. 120周年 C. 115周年 D. 110周年
18、刘少奇在某次会议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党章的总纲上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在党章的条文上又规定:努力地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这是我们这次修改的党章一个最大的历史特点。”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如表是一位伟人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的部分贡献。据此判断,他是( )
1905年 | 1907年 | 1912年 | 1924年 |
成立中国同盟会 | 领导广西起义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创办黄埔军校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李大钊
D.陈独秀
20、与“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等关键词句相关的历史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21、 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2、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23、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国家主席___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4、1947年,西北野战军在_________的指挥下,采用“蘑菇”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7年_____________,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5、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三大 E、中共十四大 F、中共十五大
(1)正确分析了我国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 )
(2)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 ( )
(3)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
(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
(5)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
(6)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
27、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________
28、1911年4月,______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总督衙门,因寡不敌从,起义失败,历史上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1915年底,__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
(2)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3)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0、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_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31、在革命战争年代诞生了“红色革命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1)写出102年前在民族危难之际,率先挺身而出,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的先锋。
(长征精神)
(2)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什么事件?
(延安精神)
(3)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1940年下半年,哪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学习感悟)
(4)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32、回顾国共两次合作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是什么?
(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取得了哪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后哪个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3)1945年为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哪次谈判?此次谈判签署了哪一文件?
(4)国民党军队对哪一解放区进行全力围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5)从以上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这次变法是怎么发动起来的?变革的内容有哪些?它的历史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四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李鸿章创办的主要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康有为的“心法”和“政法”的?
(3)材料三反映的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启蒙运动”是指何事?你如何理解它“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5)综上所述,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的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