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关的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南京政府倒台
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下图漫画反映出( )
1954年说:“你好啊,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 1953年说:“哈!我相信你。” |
A.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封建土地制度废除后的喜悦
D.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
3、1945年8月,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到重庆谈判,主要是为了
A.解决革命的方向和道路问题
B.讨论停战问题
C.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D.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4、“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犹如混沌中的盘古,抡起巨斧,在努力斩破黑暗,斩出一片光明。而那片光明最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绽放了。”在这段话中,“那片光明”是指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华民国成立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国同盟会成立
5、“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6、下表是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导致表中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 旧税率(%) | 新税率(%) |
棉花 | 24.19 | 5.56 |
棉纱 | 13.38 | 5.56 |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公使进京
7、“(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晚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8、1936年12月,李济深在致国民政府电文中写:“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在李济深眼中,西安事变是一场( )
A.爱国救亡行动
B.国民党党内权力之争
C.国民党背叛革命行动
D.中国共产党武力抗争
9、有人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
A.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B.出现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已非常完善 D.新民主主义革命力量不断成长
10、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袁隆平为高产水稻研究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A.电影《袁隆平》
B.袁隆平遗留的手稿
C.《袁隆平传》
D.某同学的听课笔记
11、“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所谓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个制度的起点正是鸦片战争后的第一组条约。“对鸦片战争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正确理解是( )
A.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2、“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里的“旗帜”是指( )
A.五星红旗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通过“它”,英国最早向清政府获取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它”是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虎门条约》
D.《望厦条约》
1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5、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以下宣言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不甘做亡国之君!”“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④“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A.①③②④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16、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款数额与中日政府年财政收入对比示意图。据此可知( )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B.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中日经济差距急剧缩小
D.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1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歌词中的“国民革命”指( )
A.二次革命 B.护法运动 C.护国运动 D.北伐战争
18、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关于1950年的土地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都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D.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9、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下列选项中,与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无关的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强学会 D.拜上帝会
20、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鲁迅——《屈原》
B.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C.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詹天佑——京张铁路
21、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____月1日
23、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 》,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4、苏联的工业化: 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成果:苏联由落后的_____变为强大的_______。苏联模式:形成时间:_______年。形成标志:_______的颁布。
评价: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由于没有尊重________,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25、1988年,______经济特区建立(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______开发区建立。
26、最先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是_______;《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作者是_______。
27、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根本原因: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
直接原因:___________,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经过:____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___________→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___________→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___________→翻雪山→___________→突破腊子口→___________年10月到达陕北___________→1936年10月___________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①内容:课本P60
②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党的历史上___________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长征胜利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不怕艰险、大无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8、1844年中美(______________)中法(_____________)签订。
29、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
(1)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是 。
(2)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3)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的 民主革命纲领。
30、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发展军事工业以_____为口号,开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为了_____。
31、简答题
(1)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民族英雄是谁?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
(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描绘了“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的蓝图?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什么?
(3)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反帝分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大会上?
(4)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联合开展的重大军事活动是什么?
(5)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发动西安事变,最终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33、关天培领导的虎门销烟,沉重的打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判断:______改正:_____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
——山东义和团民谣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1)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从材料一的民谣中说说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谁?
(3)材料二中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哪一文件?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文件并没有真正实行的主要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