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最为典型的事件是( )
A.实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串联”
B.制造“刘少奇案”
C.九一三事件
D.镇压“四五运动”
2、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诞生
D.开国大典
3、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旗帜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B.图二是近代中国人在南京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图四是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
5、同一时间,1978年;两个地点,一个北京,一个凤阳,虽然一个居“庙堂之高”,一个处“江湖之远”。这里北京和凤阳的交集在于:
A.都做出了对外开放的决策
B.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都吹响了对内改革的号角
D.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
6、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
7、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宪法》
9、民生问题是历届“两会”的主题之一,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人是
A. 张之洞
B. 康有为
C. 鲁迅
D. 孙中山
10、1954年秋,小明的爷爷去北京参加了一次大会,还举手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他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八大”
11、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不包括
A. 深圳
B. 厦门
C. 珠海
D. 上海
12、“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赞扬“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农业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焦裕禄
13、下图所示约法具有怎样的性质?( )
A.农民阶级革命纲领
B.地主阶级改良纲领
C.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D.无产阶级革命纲领
14、“俄国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李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李大钊接受了俄国革命的主张,陈独秀也注视着俄国革命的局势,但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的反帝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的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他们都坚定地站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阵营,并且还有一群学生追随他们。”上述材料表明促使李大钊、陈独秀转变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因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5、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废除了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农民翻身了,成了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1937年12月13日,日车攻陷了国民政府的首府,在6个星期内屠杀了中国同胞30多万人。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从2014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被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三光政策
17、20世纪50年代,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使其第一次在没有取胜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战争是:
A. 朝鲜内战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统一朝鲜半岛
18、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19、下面的一组宣传漫画最有可能盛行于哪一时期?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十年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对下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B.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C.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1、____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1935年在北平爆发的“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曾经出现的两次严重失误是________。
24、背景: 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25、1992年,经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协商,双方都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_____原则”。我们把这种表述称为“_______”,这是维系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石。
26、1839年6月, _________ (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 _________ 。
27、___________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8、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________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9、代表:陈独秀:《___________》,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胡适:发表《___________》,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1918年,发表《___________》,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李大钊
30、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主要事件。
32、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现很多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次会议是何时召开的?
(2)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此论断出自哪次会议?1929年12月召开的什么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标志?开始确立以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条件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6)这些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共同影响?
33、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哪一年?列举四例“一五计划”期间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成就。谈谈新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4、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