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廊坊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人物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被誉为

    A、铁人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最可爱的人

     

  • 2、一般说来,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该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 3、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党员人数从一大时的50多人发展到2018年底的9059.4万。这一数据以及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不忘的“初心”是

    A.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梦想

    B.追求“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赤胆忠心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D.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 4、《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洋务运动

     

  • 5、如下图,下面是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两幅图片。据图片的内容判断,这个探究性学习的主题应是

    A. 列强的野蛮侵略   B. 中围人民的抗争

    C. 列强的正义行为   D. 中国人民的探索

  • 6、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A.传播维新思想 B.宣传民主共和 C.发起新文化运动 D.筹建中国共产党

  • 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实现,其根本原因是

    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太平天国政权不稳定

    C.太平天国“内乱”

    D.脱离中国当时的实际

  • 8、不同历史时期形式了不同的历史话语,请将下列政治词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        

    ①抗美援朝       ②文化大革命        ③大跃进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 9、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下列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 10、毛泽东说:“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他在闭幕词中向全党发出了鼓舞人心的号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材料中的“大会”(     

    A.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 11、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①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2、一位同学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做了整理,下列内容正确的是(  )

    A.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B.林则徐禁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沙俄侵占了中国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 13、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A.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9月12日

    C.1945年9月9日 D.1945年9月10日

  • 14、某学者曾说:“(运动爆发时)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下列对该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B.开启了中国在政治方面的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15、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防微杜渐,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 16、1914到1918年间,农户、耕地数量大幅减少,而荒地数量和军费开支却骤然增加,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府院之争

    B.军阀纷争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 17、1913年,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二十一条”的签订

    C.宋教仁被刺杀 D.袁世凯复辟帝制

  • 18、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大败洋枪队

    C.天京事变

    D.太平军西征

  • 19、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判断,该物品指的是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 20、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表示“不能为亡国之君”,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诏书,宣布变法的皇帝是(  )

    A.同治皇帝 B.道光皇帝 C.光绪皇帝 D.宣统皇帝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 22、发动西安事变的“千古功臣"除了杨虎城,还有_______

  • 23、目的:推翻________、孙传芳、________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 24、1895年4月_________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

     

  • 25、艺术成就

    (1)绘画:______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______》等,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2)音乐: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______》,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聂耳创作的《毕业歌》,冼星海作曲的《______》,反映了抗日救亡的主题。

    (3)电影: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______》,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赵丹、周璇等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 26、_________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____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7、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于________年。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平型关大捷总指挥——

    (2)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

    (3)发表东北易帜通告——

    (4)黄埔军校校长——

  • 29、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兴衰荣辱的见证。

    (1)《南京条约》割给英国的领土是______

    (2)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______

    (3)______是太平天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 30、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根本原因是?借口是?暴行是?

  • 32、概括戊戌变法的原因。这次变法有何重要影响?从它的失败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 33、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嘱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改革开放最初开始于哪一次伟大的转折?

    (2)改革最先是从农村还是城市开始的?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3)对外开放最初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现在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有什么感悟?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材料二: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掀起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对于这场运动,有人认为它失败了,有人认为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认为该怎样评价?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用一句话简要评价李鸿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