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下列选项对该诗叙述的事件表述错误的是
A.体现了红军不怕牺牲,乐观向上精神
B.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
C.因为日本的侵略被迫开始
D.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宣告胜利
2、1915年10月6日,(中华民国)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这一系列作为导致( )
A.一次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武昌起义
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的原因在于( )
A.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B.打击外来侵略
C.实现其革命理想
D.建立人间的天国
4、“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按照这个人物归类标准,该归入此类的人物是( )
A.李鸿章 B.谭嗣同 C.孙中山 D.林则徐
5、2018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
A. 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的召开
B.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6、某历史学习论坛拟开展-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表1提供的材料,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国共两党合作
B.北伐胜利进军
C.工农武装割据
D.开展游击战争
7、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历经苦难的中国因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①《虎门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天津条约》
④《黄埔条约》
⑤《北京条约》
A.①②③
B.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③
9、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邓世昌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
10、电影《特洛伊》中的“特洛伊木马”故事,取材于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天方夜谭》 D.《神曲》
11、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l4—l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
A. 自由、博爱的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
C. “民主”、“共和”思想 D.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2、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徐悲鸿——《愚公移山》
B.聂耳一一《义勇军进行曲》
C.冼星海—一《黄河大合唱》
D.鲁迅—一《骆驼祥子》
13、将天津增开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1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南昌起义是民国
A.民国15年
B.民国16年
C.民国14年
D.民国24年
15、对如下图所示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曲折历程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历程
16、通过这次会议,“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在长征途中一起和毛泽东劈波斩浪的领袖人物得到了全党全军的认可,避免了灾难性的后果。”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古田会议
17、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
A.民国十五年
B.民国十六年
C.民国十七年
D.民国十八年
18、我们现在用白话文写作,用白话文说话,这主要得力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新道德
B.提倡文学革命
C.提倡德先生
D.提倡新文化
19、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了哪一政府成立
A.广州国民政府 B.武汉国民政府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20、下列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
A. 《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南京条约》
21、1956年,中共_______召开,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82年,中共________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2、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请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 战争名称 | 结果 | 影响 |
1840--1842年 | (1) | 中国战败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856--1860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中国战败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
1894--1895年 | (2) | 中国战败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
1900--1901年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中国战败 | (3) |
1937--1945年 | 抗日战争 | (4) |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
23、废除农奴制:背景(原因):_________严重制约俄国经济发展。 领导人: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
24、___________年9月,___________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率领部队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5、补充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
(1) 在其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的主张。
(2) 年, 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并改名 ,以此作为都城。
(4) 年,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
(5)1895年, 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6)1898年,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的正式开始。
(7)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打出了“ ”的旗号,揭开了反帝斗争的序幕。
2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楷模的解放军好战士是________
27、民国元年是公元_______年。
28、________年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成立。
29、百团大战:时间:___________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指挥:___________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为据点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地位: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0、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______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______________》,使得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特权。
31、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人民逐渐铸就了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她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前行,取得了一个个重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五四运动的胜利,是全国人民广泛参与、共同斗争的结果。这一运动产生了怎样重大的影响?其凝聚成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撒播了燎原火种。如图她反映了哪一历史史实?该事件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长征》组诗“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更开颜”一句,反映了哪些史实?请你就此概括长征精神的内涵?
3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什么特点?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于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熟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1)根据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共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如何?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34、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禁烟运动)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英国外交大臣麦巴尊在议会发表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狠狠教训”(清政府)的根本原因是“禁烟运动”吗?为什么?
材料二: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A。
(2)请在A处填写条约内容。
(3)结合该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5)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局部。左图)变为断壁残垣(局部,右图)。这一变化发生在哪次战争中?对此,你有何感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