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2、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事件是
A.1947年土地改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改造
D.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
4、1958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造成我国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原因之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问题在于
A.急于求成而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B.过于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C.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蓄意破坏
D.没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是( )
①民族 ②民权 ③民生 ④民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图是 1949-2009 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从图中可看出有三次建交高峰,其中新中国出现第一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中苏建交的带动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7、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 )
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
C.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8、下表是变法维新运动期间陕西维新人士的活动情况表。据此可知,变法维新运动
A.促进了思想启蒙
B.提倡民主与科学
C.维护了清朝统治
D.得到全社会支持
9、下列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爆发是虎门销烟的导火线
B.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
C.《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10、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指出:“若让鸦片流毒于天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表明了林则徐主张 ( )
A. 利用鸦片增加税收 B. 严禁鸦片
C. 缓和与英国关系 D. 反对禁烟
11、“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他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胜利的。”他是( )
A.邱少云
B.黄继光
C.杨靖宇
D.彭德怀
12、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其中的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反映了
A.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B. 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 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 长征胜利结束
13、武昌有“首义之城”的美誉,使武昌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戊戌变法
14、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纲领。这纲领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民主与科学
D.三民主义
15、从一个“普通刊物”发展成为全国新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擂响了中国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战鼓,标志着新一代知识分子走上了历史舞台。材料中的“刊物”是
A.
B.
C.
D.
16、中国结束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是得益于哪一油田的建成? ( )
A. 大港油田 B. 玉门油田 C. 大庆油田 D. 塔里木油田
17、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8、1912年3月,袁世凯在哪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北京
19、有人形象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这里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指的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南京大屠杀
C.中华民国成立
D.洪秀全定都天京
20、“在海滩高处挖两个15丈见方的池子,灌上水,然后将鸦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将生石灰抛入,顷刻池水便沸腾起来。工作人员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退潮时开启涵洞,销毁的鸦片随海浪被送进大海。”材料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洋务运动
D.黄海海战
21、开始:__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________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请你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我国时代的变迁。
(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且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3)1966年,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装备地对地战略导弹,其主要任务是 。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是 。
23、在新中国的巩固和建设中,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人物,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
(2)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是——
(3)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
(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24、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_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25、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
(1)鞍山
(2)长春
(3)沈阳
26、广州起义
(1)起义概况:10月,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辆牲,起义失败。
(2)孙中山的境况: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_______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27、三民主义中的______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8、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以“求富”为口号,在上海创办了_________。《马关条约》割_____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9、《____________》是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向西学习的纲领性文件。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
30、状元实业家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走上______的道路。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开国大典的阅兵总指挥是_____。
(2)新中国的第一位国务院总理是_____。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标志。她的诞生有何重大意义?
33、简答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之后,哪一理论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最早在中国传播这一理论的革命家是谁?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其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哪一事件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红军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哪一会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在华的美国传教士于1839年写道:我们曾反复考察过销烟的每一个过程。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于我们的臆想……在各个方面,看守显然比广州扣留外国人的时候严密得多。即使偷去一点鸦片,那也是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的。目击后,我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事实。
材料二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却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时,飞腾六合定坤乾。
——洪秀全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两次鸦片战争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美国传教士笔下的“销烟”指的是谁领导的哪一斗争?这一斗争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洪秀全的什么思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领导了什么行动?
(3)材料三中人物在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请问他是谁?中国军民在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中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大都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一运动?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作者认为这场运动有何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