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位老兵回忆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拨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该老兵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个胜利 B.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
C.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 D.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1860年的秋季,狡猾的俄国外交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两面讨好,又替入侵的联军献计,又替中国卫国者出谋划策。俄国最终从中国得到的“利益”是( )
A.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B.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
C.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3、如图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节日记忆法”是复习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用节日名称可以记住某一历史事件的时间、名称等知识。小明用这种方法复习,“七一建党节”他联想到的事件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新中国成立
5、1977年9月,邓小平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美建交有利于中国的对外开放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破除了迷信
C.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新征程
6、“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材料中的这一掠夺行为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期间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7、下面两幅图片见证了公私合营的这段历史。两张老照片反映了( )
公私合营申请书、股权证 | 公私合营后,资本家得到合理安排。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荣毅仁在办公室处理公务。 |
A.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8、习总书记强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古田会议
D.八七会议
9、“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后人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与张謇“兴国之梦”有关的是
A.创办湖北织布局
B.以创办大生纱厂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汉阳铁厂
10、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老战士李继德曾亲眼目睹这样的一幕:已经爬到地堡下的他,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枪眼子。”“他”指
A.邱少云
B.黄继光
C.罗盛教
D.蒋道平
11、“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展示了我国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A.社会生活
B.文化卫生
C.教育
D.科技
12、七七事变后,日军企图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的战役,其中1938年3月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抗战以来最大一场胜仗是
A. 廊坊狙击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3、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发生在哪一年( )
A. l839年 B. 1860年 C. 1895年 D. 1911年
14、“1919年5月4日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35年12月9日发生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这表明两场运动都( )
A.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促进全面抗战开始
C.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运动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6、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国内和平的真实目的是
A.讨论停战问题 B.争取国内和平
C.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D.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17、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袁世凯复辟
18、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耻辱史,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虎门条约》
19、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选项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中
C.戊戌变法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1、中国应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2、请将相对应的史实进行配伍
( )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 A.屠呦呦 |
( )两弹元勋 | B.邓稼先 |
(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 C.袁隆平 |
( )“杂交水稻之父” | D.翟志刚 |
23、(1)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战场:上甘岭 B、《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地点:板门店
(图一) (图二)
24、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5、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工人运动是_________。
27、1956年,中共_____(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17年,中共_____(会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8、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9、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涌现的英雄:张自忠、______。
31、试着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包括发动者、原因、结果及带给中国的影响)
3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战略决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请分别举出“南湖红船”、“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邓小平曾说:“他(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红军长征途中确立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地位的事件。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1945年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33、歌声中的历史:唱响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跨过鸭绿江?
(2)你了解的“中华好儿女”有哪个?他们为什么被誉为时代“最可爱的人”?
(3)“中国好儿女”赢得了哪次重大战役的胜利?
(4)“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这一胜利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4、阅读材料: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请举出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例子。
(2)材料二中我军的直接领导人是谁?
(3)列举一个“中国好儿女”的英雄事迹?
(4)抗美援朝的结果怎样?你认为这一结果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