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历史学习中,要学会区别“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的不同。下列属于历史解释是
A.1859年,太平天国制定了《资政新篇》
B.1895年,中日两国签订了《马关条约》
C.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D.1915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我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创刊词中,将十六字革命纲领闸发为“三民主义”。对其中“民族”的含义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重获国家独立、民族新生
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C.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可知,这场运动是( )
A.反帝爱国运动
B.农民革命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
4、1954年,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中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五四运动期间有一个家庭妇女,由于没有钱买布写标语,就把自己家的衣服当掉,买了几尺白布,写上标语,上街游行。这说明
A.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五四运动中市民阶层是运动的先锋
C.五四运动中资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
D.五四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6、“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由此可见,我们出兵朝鲜的主要目的是( )
A.援助朝鲜
B.保家卫国
C.炫耀国威
D.报复美国
7、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说:“我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时,中国派出医疗团队赴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等国家协助开展疫情防控,举办100多场疫情防控经验交流会,向国际社会提供数以亿计的抗疫物资援助。材料主要阐明( )
A.疫情影响世界发展
B.国际社会摒弃偏见
C.中国展现大国担当
D.和平发展成为主流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二月抗争”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0、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四度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
D.红一方面军与刘志丹的陕北军队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11、“一五计划”建设成就有哪些( )
①鞍钢无缝钢管厂;②长春一汽;③沈阳机床厂; ④飞机制造厂;⑤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
A.《定军山》 B.《黄河大合唱》
C.《渔光曲》 D.《义勇军进行曲》
13、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工人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
A.上海
B.重庆
C.天津
D.北京
14、泰来机制面粉厂是泰州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工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改名为“公私合营泰州面粉厂”。该厂改名的时间大约是20世纪( )
A.40年代
B.5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15、下列社会现象,符合史实的有( )
①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②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③1917年,张春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④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7、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
A.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
B.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
C.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
D.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
18、国民党一大选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10人当选,约占委员总数的1/4。这反映出( )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取代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 )
A.《共同纲领》的作用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0、20世纪30代,日本侵占我国下列城市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北平 ②沈阳 ③南京 ④上海。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目的:
国民党 | 一方面为________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意和平的罪名强加到____________身上 |
共产党 |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________ |
22、下图是___________,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3、美国内战根本原因:南北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焦点是_______的废存问题).转折点:1862年9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______和_________。作用:激发了___________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____了战场不利的局面。美国内战影响:①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___。(性质)②美国维护了_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③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_______率先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
24、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____的统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__的梦。
26、1927年,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湘赣两省边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__________________;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 多万人,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7、1851年洪秀全发动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废除________,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28、________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_____________胜利结束。
29、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1)1949年,第一届 在北平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2)1956年 在北京举行,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形成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1997年,中共召开十五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0、1688年,英国支持议会的势力发动政变。这政变的更迭没有发生流血事件,因此西方人认为这是一次“__________”,它标志着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3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召开的?这次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建立新中国】
(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请写出它的具体时间。
【巩固新中国】
(2)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的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3)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什么事件?它依据哪部法律文献进行的?
【建设新中国】
(4)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实施了哪一计划?主要任务是什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国家对哪几个方面的改造?请写出一条它的作用。
【发展新中国】
(6)我国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里?请再列举一个经济特区。
(7)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重新走向辉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3、新中国成立后最初20多年,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建设过程中遭受了哪些曲折?为以后的建设积累了哪些经验教训?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1)材料一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对中国社会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人在甲午战后开始“学制度”体现在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中?
(3)材料二中,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其两大口号是什么?
(4)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