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通商口岸100多个。下面两幅示意图中通商口岸的变化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洋务运动取得成效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D.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2、1942年初,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从云南出发,开始第一次跨出国境协助英国等盟国作战的行动。如果为他们配备一张地图,最应该是
A.缅甸地图 B.英国地图 C.苏联地图 D.日本地图
3、若为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
A. 丰岛海域
B. 威海卫海域
C. 旅顺海域
D. 大东沟海域
4、漫画描绘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5、朱德在回顾遵义会议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时写下诗句:“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诗中“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 陈独秀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6、“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这里的“它”指的(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解放初的农民在分得土地后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材料不能表明土地改革 ( )
A. 不适合少数民族的农民 B. 赢得了农民的拥护
C. 适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D. 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8、“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评价的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9、“用骨耜在双眸中,开垦出一片水田,在泪光里撒下第一粒稻种,烧好大大小小的陶器,等待着分享第一次收成。”这首诗歌是对我国古代哪一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描述(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10、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A.“自强”“求富”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民主”“科学”
11、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华网高度赞扬“白衣天使”: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是总有人用平凡的付出成就伟大,他们就是平凡的英雄,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平凡的英雄”的是( )
A.黄继光
B.王进喜
C.邱少云
D.杨靖宇
12、毛泽东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此后我们党的理论创造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这旨在说明毛泽东思想的( )
A.内容
B.作用
C.特点
D.性质
13、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经济发达 B.人民思想开放 C.政府吏治腐败 D.军队军纪涣散
14、历史建筑是人类遗产的实物表现,城市的凝固记忆。作为历史文化与灵魂的代表,下列建筑共同见证了( )
北京大学红楼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涨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运动的爆发
15、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聂士成
D.张自忠
16、“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与这句名言相关的是
A.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B.2009年温家宝在中欧合作会议上的发言
C.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D.2001年江泽民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发言
17、朱自清在《这一天(“七七”)》中曾激情洋溢地写道:“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材料表明
A.抗日战争激发了民族意识觉醒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C.中国从四分五裂局面趋向统一
D.国民大革命促进了工农运动的高涨
18、下图是李阳同学整理的某次历史事件的进程,请你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1911年10月10日晚,首义爆发、革命军攻占总督衙门、新军起义响应、成立湖北军政府 |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公车上书
D.武昌起义
19、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英国实现了对中国香港的占领
C. 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
D. 完全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2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是(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沙俄
21、著名战地记者魏巍把____称为“最可爱的人”。
22、___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_______年中国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3、_____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24、【革命先驱】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_________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_____________的旗帜。
25、意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________、________带来了一线曙光。
26、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_____,采用____练兵。____利用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_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27、 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8、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______。
29、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人物的名称。
(1)虎门销烟,反抗侵略——(2)视死如归,血战黄海——
(3)救亡图存,变法牺牲——(4)百团大战,彰显精神——
(5)舍本逐末,实业救国——
30、抗日战争:___________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___________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___________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_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共产党)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___________(时间),日本无条件投降。
31、《马关条约》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3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马关条约》,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几个?
(2)根据《马关条约》,中国的哪些领土被割让给日本?
(3)对比《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3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上述图片记录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瞬间。请写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年月日)?
(2)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实现港澳回归的领导人是谁?
(3)港澳回归有何重大意义?
34、【屈辱历程艰难探索】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表1)
时间 | 序号 | 事件 |
1839年 | ① | 林则徐虎门销烟 |
1840—1842年 | ② | 鸦片战争 |
1851—1864年 | ③ | 太平天国运动 |
1856—1860年 | ④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9世纪60—90年代 | ⑤ | 洋务运动 |
1894—1895年 | ⑥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8年 | ⑦ | 戊戌变法 |
1900年 | ⑧ | 义和团运动高潮 |
⑨ | 八国联军侵华 | |
1901年 | ⑩ | 《辛丑条约》签订 |
(1)请你把表1中事件按表2主题进行分类(填序号,每空填1个序号,不重复填写)。
分类表(表2)
主题 | 事件(序号) |
列强侵略 | ____、____、____、____⑩ |
中国人民的反抗 | ____、____、____ |
探索近代化 | ⑤、⑦ |
(2)【因果联系】结合所学知识,⑥和⑦、⑧和⑨两组组合中,请简要说明每组其中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材料二 康有为批评了惨淡经营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购船置械”“设邮使,开矿务”等,虽有图强的意愿,然而触及的仅仅是局部的东西,这种只是“小变”。他认为“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乃是凿破封建政治体制同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之间的度,才是“全变”。他认为“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观点是什么?
(4)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只是“小变”?
(5)康有为所说的“全变”“变行新法”最终成功了吗?他所说的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6)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