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历史著作。造成封面上提到的“大劫难”相关的“祸首”是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英国军队
D.日本军队
2、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3、“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1898 年,山东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该运动还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据此判断这场运动的性质是( )
A. 反帝反封建运动 B. 反帝爱国运动 C. 反清政府的运动 D. 思想解放运动
4、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A.将重新制订侵略中国的计划
B.已经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
C.向中国人民的顽强斗志屈服
D.瓜分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
5、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三民主义 C. 新三民主义 D. 建设共产主义
6、毛泽东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诗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④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7、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请问这里的"历史转折点"指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遵义会议
C.七七事变
D.实行改革开放
8、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南昌起义
9、在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知识问答”环节中,题板给选手的提示下图,根据提示你会选择的历史人物是( )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林则徐
10、2017年1月,教育部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级各类教材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改法( )
①代表和体现国家观点,反映史观的改变
②更能够体现东北军民对抗战的巨大付出
③有助于人们更全面理解抗战的整个历史
④不是“更改历史”,而是“重新书写历史”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扩大会(议)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四)取消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材料所示是某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下列结论与该次会议相匹配的是
A.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12、“清政府的统治日薄西山。在南方,革命党人正酝酿着一次大的起义……1911年10月10日,伴随着不慎引爆的炸弹声,这场起义终于爆发了。”据此判断,这场起义是( )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广西起义
13、小明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书中邓世昌相关战役是
A.鸦片战争
B.虎门战役
C.青浦大捷
D.黄海海战
14、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
15、“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回顾历史,张謇的“中国梦”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科学
C.平均地权
D.实业救国
1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面的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打土豪,分土地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17、下列有关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B.北伐战争军从两广出兵北上首先进军湖南和江苏
C.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
D.经过两年多的征战,实现了全国统一。
18、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的政策是: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人才强国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9、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是
A、邓小平 B、周恩来
C、毛泽东 D、孙中山
20、今年是“南方谈话”发表30周年,下列哪一著名论断出自“南方谈话”?(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四个全面”
D.“三个代表”
21、文化大革命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
22、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____、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到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政策,这一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3、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_社会,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__________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4、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的协议是( )
25、平型关大捷:指挥:___________部队: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
26、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________,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27、世界的法制历程,历尽千载风尘,吐故纳新绵延不绝,法制社会人心所向。在两河流域,出现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
28、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春,康有为等人发起的______轰动京、沪,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9、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________;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________。
30、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全军覆没。____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的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实现“救国之梦”,谁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2)为实现“建国之梦”,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3)为实现“强国之梦”,邓小平在哪次会议中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4)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32、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发生于哪一年?
(2)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3、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4、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三
材料四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国家只有大小之别,没有高下之分;文明只有特色之别,没有优劣之分。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必须秉持共商共建的发展新理念。
——冯颜利、唐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其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的提出起到了什么积极效果?
(3)材料三中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外交史上的什么事件?
(4)根据材料四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秉持怎样的理念?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