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萧华将军在《过雪山草地》中作词:“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句话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
A.不畏艰难团结奋斗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C.艰苦朴素廉洁奉公
D.爱好和平抵御外辱
2、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该诗的创作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批判君主专制
B.提倡新文学
C.批判封建旧道德
D.提倡新道德
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并实际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遵义会议 D. 三湾改编
4、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废除国有制
5、“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主要是因为,在这里( )
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6、1860年的秋季,狡猾的俄国外交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两面讨好,又替入侵的联军献计,又替中国卫国者出谋划策。俄国最终从中国得到的“利益”是( )
A.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B.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
C.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7、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
A.磨砺利剑,科技强军换新颜
B.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不忘初心,传承红色为人民
D.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8、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9、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一位著名人物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他是( )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周恩来
D. 毛泽东
10、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的标志是
A.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任大总统
C.清帝退位 D.中华民国成立
1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北平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12、20世纪70年代,它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端,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它”指的我国第一颗
A.原子弹
B.导弹
C.氢弹
D.人造地球卫星
13、《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A.左宗棠
B.洪仁玕
C.曾国藩
D.黄兴
14、雨果在《致巴特力尔上尉》中写到“……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两个强盗分别是指( )
A.英法
B.英德
C.法美
D.美俄
15、以下将领在反击外国侵略中以身殉国,其中在反击八国联军侵华中牺牲的是
A. 聂士成 B. 邓世昌 C. 丁汝昌 D. 李秀成
16、1922年,中共召开二大。大会制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D.领导和组织工人阶级,掀起全国工运高潮
17、清末状元张謇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家乡办厂,他提出的口号是
A. “实业救国” B. “曲线救国” C. “教育救国” D. “抗日救国”
18、关于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
近代新式教育机构 | |||
时间 | 机构 | 时间 | 机构 |
1865年 | 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 | 1882年 | 上海电报学堂 |
1866年 | 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 | 1886年 | 天津武备学堂 |
1879年 | 天津电报学堂 | 1887年 | 广东水师学堂 |
1880年 | 天津水师学堂 | 1893年 | 天津军工学堂 |
A.创建于戊戌变法时期
B.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
C.说明当时的教育已经普遍实现近代化
D.弥补了科举教育无法培养技术人才的不足
19、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形式。这一制度确定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
20、吴佩孚一度成为了西方人眼中的“biggestman”,登上类国《时代》周刊封面,舆论都认为吴佩孚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最后落魄入蜀。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北伐战争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三大决战的胜利
21、1978年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2、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想通过发动“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3、五四精神:___________。核心:___________
2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_____,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
25、1928年4月朱德、陈毅的部队与毛泽东的部队在___________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36年10月,红军主力在___________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6、________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7、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8、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9、观察如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固有领土:曾母暗沙
B.2012年海南省新设的地级市:三沙市
30、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__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的开端。
31、五四运动后期,哪一群体成为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的哪些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简述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
32、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3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34、谈判桌、签约是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场景,一些场景定格了一场战争的终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 图二 《马关条约》签订的场景 |
图三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 图四 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
(1)图一签订的条约内容中哪一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之所以将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依据是什么?
(2)图二条约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一项内容是什么?这个条约的签订直接促使哪一场近代化探索的出现?
(3)图三中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图四中拉开这次战争的序幕是哪次事件?这场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