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的组建、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该是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朋友遍天下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社会生活的变迁
2、清末有一位状元,面对民族危机,毅然弃官怀乡,走“实业救国”的道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 陈独秀 B. 李鸿章 C. 张骞 D. 张之洞
3、如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年代尺,请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B.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次代表大会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D.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
4、历史不容忘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曾经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苦难,丧心病狂的杀戮。从2014年开始,每年12月13日我国都进行国家公祭日活动,缅怀逝去的同胞。对下图信息理解客观适当的是
A.前两幅图充分体现日军残暴本性,暴露了其侵略者的丑恶嘴脸
B.日本侵华过程中,只是对南京地区的军民做出了残忍的行为
C.国家公祭日活动不需要每年都进行,只要我们自己知道即可
D.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时刻准备复仇,策马扬鞭踏东京
5、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转战陕北
B.百万雄狮过大江
C.渡江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6、全面内战爆发标志是进攻( )
A.陕甘宁地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延安根据地
7、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对全国的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 黄埔军校建立 B. 国民党一大召开
C. 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 D. 张学良改易旗帜
8、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的相似之处是
A. 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 参加革命者都是农民阶级
C. 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D. 领导者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
9、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
A.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B. 抗洪英雄 C.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D. 两弹元勋
10、2013年,河南省加大了支援新疆的力度,投入资金2.4亿元,在哈密地区援建34个项目,这些援建项目主要涉及城乡住房、社会事业、科技、基层阵地建设、人员培训等。援建新疆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差异 ②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民族团结 ④建设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某条约签订后,革命志士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13、“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材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共享发展
D.绿色发展
14、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从来不缺乏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中属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
A. 黄继光 B. 刘胡兰 C. 雷锋 D. 邓世昌
15、徐来军曾在《调笑令》中说:“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材料描写的生产工具是( )
A.
B.
C.
D.
16、他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他是( )
A. 孙中山 B. 章炳麟 C. 邹容 D. 陈天华
17、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C.英国为了割占香港岛
D.英国为了挽回鸦片销毁的损失
19、中国自长城以来最宏伟的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组工程的是( )
A. 三峡工程 B. 希望工程 C. 南水北调工程 D. 再就业工程
20、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来
21、19世纪后半期,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__________等企业,使武汉成为中国迈向近代化的首批城市之一。1957年建成的__________,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22、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______ 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____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的曲作者是
(2)“四五运动”中,百万群众悼念的人是
(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25、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镇压________运动。
26、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是安徽凤阳____________,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广东__________。
27、意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_______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共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__________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8、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是_____临时政府的成立。
29、新中国奉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30、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____”。
31、“九二共识”的达成有何重要意义。
32、中共“一大”召开于何时何地?中国共产党诞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从“遵义会议”到“全国执政”前领导的重大历史事件?(至少说出3例)
33、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大门,打破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而旧制度也开始走向了解体。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苦难历史才宣告结束。
请回答:
(1)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请列举这段时期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重大历史事件(至少列举2例)。
(2)《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说明这一点?
(3)从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摘自《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
(1)依据材料回答,维新派是怎样宣传自己的主张的?他们主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
(3)120年前的戊戌变法,在一夜之间被轻易地废止了。有人认为,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