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中山先生阐发的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是指同盟会纲领中的:( )
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
C.建立民国
D.恢复中华
2、以下字母所代表的时段,哪一段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
A.A
B.B
C.C
D.D
3、下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这些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绿色
B.开放
C.共享
D.创新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改变了中国的专制制度 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起因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D.得到了慈禧的大力支持
5、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A.秦始皇、明太祖
B.秦始皇、明成祖
C.秦始皇、隋文帝
D.隋文帝、雍正帝
6、同学们拟定收集下图内容做一期黑板报。据此判断,他们的关注点是( )
A.祖国统一、港澳回归
B.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7、与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起义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建立农民政权
B.规模最宏大
C.提出土地分配
D.没有做准备
8、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9、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活动中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开办学堂
C.创办民用工业
D.筹建海军
10、在抵抗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铸起一座座英雄的丰碑。下列属于近代抗日民族英雄的是( )
①赵登禹 ②佟麟阁 ③林则徐 ④杨靖宇 ⑤戚继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11、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2、有人说,“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早已经超出了一场战役一场胜负,成为中华民族的新的起点”,这个“起点”是( )
A.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
B.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有了新的领导
D.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道路
13、致远舰管带“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此场景发生于
A.平壤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黄海大战
D.辽东战役
14、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①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②八一三事变爆发
③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通电,疾呼“平津危机!华北危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③
D. ③④①②
15、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16、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侵略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
B.华北危机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后面临的危险境地
C.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D.平型关大捷有力配合了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战
17、“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谭)嗣同始!”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8、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此推断此诗创作于
A. 武昌起义期间 B. 北伐战争期间 C. 抗日战争期间 D. 重庆谈判期间
19、某校兴趣小组整理了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①鸦片战争 ②邓世昌壮烈殉国 ③《马关条约》 ④义和团运动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
C.内战烽火
D.殖民扩张
20、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法制史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是 ( )
A.标志着中华民国政府成立 B.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D.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21、发展:时间:6月初,中心:_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_。
22、1842年江南提督______在吴淞率众抵抗来犯英军,力竭牺牲。1912年,_____以同盟会为基础组建了国民党。
2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______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 平方公里。
24、原因: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________发动侵华战争。
25、______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______是中国军队(共产党)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6、下图四反映的是__________计划,它制定于__________年。
27、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
28、为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潮。
29、中共诞生的标志:“一大”召开:时间:1921年7月,地点:___________,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主要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国际代表:马林
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30、1955年,周恩来参加( )会议,在会上提出(“ ”)的方针,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1、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的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1)此歌谣涉及哪几个历史事件?(4件)
(2)“讲起八一历史长”,2015年是多少周年纪念?
(3)材料中的“四军”,军长是谁?
3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请回答:
(1)励精图志的中国人民,在漫漫的古代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个盛世局面,如“文景之治”等,再举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三个盛世局面的名称。
(2)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使命,请列举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到建国期间,她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答三项即可)
(3)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谈谈你对我国近代史党史的认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为目标,把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一党执政与多党协商结合起来,首创人民政协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导入外来党治模式,吸取国民党党治模式变异的经验教训,并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之后所进行的政治创新。
材料二 (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的准备。
(2)材料二中“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治制度的优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