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锡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2021年有(     

    A.60周年

    B.50周年

    C.80周年

    D.70周年

  • 2、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说说它最准确的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 )

    A. 提倡新道德、反对封建礼教   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3、“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这些内容出自(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4、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

    C.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

    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

  • 5、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包括:(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④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贸易强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6、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平等互利

    C.和平相处

    D.互让互利

  • 7、1902年,北京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他们中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 8、“1979年,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向邓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和珠海……举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该设想直接推动了(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 9、电视连续剧《彭德怀元帅》展示了彭德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下列战役是属于他指挥的是

    A.黄海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 10、王丽和张东想出一期以“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为专题的墙报,下列史料可用的有

    ①西安事变   ②卢沟桥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百团大战   ⑤渡江战役   ⑥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 11、《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五口通商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

    D.英国拥有领事裁判权

  • 12、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

    A.喜获丰收的喜悦

    B.工业化的发展

    C.人民政权的巩固

    D.农业改革的成就

  • 13、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雷锋等先进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     

    A.集中在推进了工业化实现

    B.说明中国改变了农业落后面貌

    C.充分表现了艰苦创业精神

    D.证明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 15、2018年是辛亥革命107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由孙中山领导,发生在1911年

    ②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③建立了中华民国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 16、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17、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初设英文馆,后增设法文、俄文、德文、日文、天文、算学、格致(当时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的统称)、化学等馆。学员兼学天文、算学、格物、化学、战争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由此可知,京师同文馆

    A.课程设置具有西式教育的特点

    B.突破“师夷长技”的范畴

    C.旨在培养具有大国意识的人才

    D.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产物

  • 18、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党籍,并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D.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 19、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B.封建地主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C.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困难

    D.农民对国家政策不满

  • 20、不同时代产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追求的时尚描述错误的是

    A. 在教室里朗诵:“少年强则国强……”

    B. 罢课排练象征忠于毛主席的“忠字舞”

    C. 成群结队在学校粘贴大字报

    D. 每天背诵毛主席语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______》;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

  • 22、辛亥革命的开端是( ),时间:( )

  • 23、1905年成立的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险级革命政党。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政治纲领闹发为“民族””____”“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 2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提出的八字方针的内容是调整、_____、充实、提高。

  • 25、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

  • 26、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27、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8、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______与______。

  • 29、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_______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 30、1949年初,北平国民党军总司令__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探究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一)

    (1)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首先在哪里取得胜利?

    (探究二)

    (2)试从政权和政治制度的建设方面,简要评述孙中山领导的这次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功绩。

    (探究三)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32、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抗战,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1)什么事件的爆发导致了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2)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什么时间?

  • 33、读材料并简答:

    材料: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2)“邓小平成为党的领导集体核心的会议”内容还有哪些?

    (3)这给我们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材料一   19499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

    (1)这次会议上通过的纲领是什么?纲领起什么作用?

    材料二   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2)诗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一位巨人指谁?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