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金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党的历史上有一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2、1923年这一事件之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同盟者。这一事件是指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南昌起义的发生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A.兴中会

    B.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同盟会

  • 4、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天津条约》签订后

  • 5、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主要轻工业产量指标。这表明“一五”计划时期

    产品名称

    1952年产量

    1957年计划产量

    增长(%)

    棉纱

    361.8万件

    500万件

    138

    棉布

    11163.4万匹

    16372.1万匹

    147

    食用植物油

    72.4万吨

    155.2万吨

    214

    面粉

    299万吨

    467万吨

    156

    346万吨

    593.2万吨

    171

    A.重点发展轻工业以改善民生

    B.经济建设开始出现比例失调

    C.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势头良好

    D.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6、1950年,当战火的硝烟燃烧到鸭绿江边时,中国派出一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部队,这支部队是(       

    A.红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新四军

    D.八路军

  • 7、《义勇军进行曲》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 8、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英文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9、目的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的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百日维新

  • 10、下列论述与李鸿章无关的是

    A. 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B. 1873年在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中他又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C. 1873年在洋务的民用工业中他又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D. 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 11、下列选项中,关于淞沪会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D.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始

  • 12、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读过《民报》。”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 13、历史当事人在历史发生时留下来的资料是一手史料。若运用一手史料研究林则徐,可以选择下列的

    A.

    B.

    C.

    D.

  • 14、“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这段歌词直接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遵义会议召开

    C.长征突破敌军重重包围

    D.红军到达陕北

  • 15、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英雄是

    A.林则徐 B.丁汝昌 C.邓世昌 D.谭嗣同

  • 16、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2018年)恰好满八十八大寿,即1930年出生,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 十八年

    B. 十九年

    C. 二十年

    D. 二十一年

  • 17、下表为上海开放进程表,反映了

    1984年

    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1990年

    中央宣布开放开发浦东

    1992年

    设立上海浦东新区

    2013年

    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A.上海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B.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C.上海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

    D.我国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 18、全面抗战爆发后,邹韬奋通过各种形式,及时系统地报道与分析抗战形势和国内外时局的途径是

    A. 创办《国闻报》

    B. 创办《抗战》三日刊

    C. 成立广播电台

    D. 创立抗日时政论坛

  • 19、它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凇泸会战

  • 20、下列同学所搜集的洋务运动的材料,不能说明的观点是(  )

    ①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银子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

    ②1866年,左宗堂创办福州船政局;

    ③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机器,与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④1872年,清政府选派第一批少年赴美学习科技、工程等知识。

    A.洋务运动中清政府起了主导作用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C.商人、资本家兴办企业获得政府的资助

    D.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39年6月3日_________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__________海滩当众销毁。

  • 22、开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道路的运动是:_____

  • 23、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 24、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______”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 25、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禁烟第一人”的是_____,他的主要功绩是_____

  • 26、战果: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_________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27、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它成为中国近代史的______;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______平方千米的领土。

  • 28、1954年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出台于   (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会议)

     

  • 29、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__________忘我工作,恪尽职守,赢得了“人民的好公仆”的称号。

  • 30、(1)建国后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总理兼外交部长是________。

    (3)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4)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

    (5)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________。

    (6)筹建新中国时,确立了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7)标志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的事件是________。

    (8)新中国成立时,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

    (9)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________”战略布局。

    (10)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简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 32、列举对外开放的格局

  • 33、请写出近代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不平等条约。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处遗迹流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 如下图(圆明园)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东面之线,系崇文门大街,图上十、十一、十二等字;……南面图上系十二、一等字,此线循城墙南址随成垛而画。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哪次惨痛的遭遇?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以上材料,对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