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潍坊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00年前后,在清政府的默许下,义和团民打着旗号,大量涌入京津地区。义和团打的旗号是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反清灭洋

    D.救亡图存

  • 2、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扶清灭洋”

    D.《天朝田亩制度》

  • 3、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下列不符合当时社会变化的是(       

    A.旗袍、中山装等民族风情服饰受到青睐

    B.鞠躬礼、握手礼等新风尚出现

    C.集体婚礼、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出现

    D.男子蓄辫为荣、女子缠足为美

  • 4、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

    A. 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 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 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5、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指的是(  

    A.棉纺织品

    B.机器

    C.枪械

    D.鸦片

  • 6、下面两张图最适合作为哪一结论的佐证材料(  

    A.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

    C.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必要性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 7、新形势下我国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体现了强军兴军新格局的是(  

    ①军委总管  ②战区主战   ③军种主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8、吴玉章作诗:“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 9、下图历史人物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他主持并领导了

    A.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虎门销烟

  • 10、20世纪初,袁世凯祭孔祭天,大搞尊孔复古逆流,导致各种反动思想言论甚嚣尘上,造成了中国历史的倒退。袁世凯此举的目的在于(     

    A.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

    B.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为护国战争提前造势

    D.恢复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 11、在郑州市场上出售一批台湾糖果,糖果上印有两行字:生产日期:民国98年8月15日;保质期:两年。请问:这批糖果的保质期到(       

    A.2009年

    B.2010年

    C.2011年

    D.2012年

  • 12、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是

    A.彭德怀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王进喜

  • 13、观察下图,这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一处清朝皇家园林残迹。该园林惨遭“灭顶之凶劫”是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孔繁森   B. 雷锋

    C. 焦裕禄   D. 王进喜

     

  • 15、某文献记载:1948年10月15日,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俘获了国民党范汉杰兵团,封闭了其从陆上撤回关内的道路。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 16、奠定中国新文学运动基石的第一篇小说是(   )

    A. 《狂人日记》   B. 《阿Q正传》   C. 《子夜》   D. 《骆驼祥子》

  • 17、从1948年到1956年底,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经过了(  )

    ①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③土地公有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 18、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 19、“条约签订了,南京保全了,英军退出了,战争结束了,这一切使英方大为满意。”“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B.中国军队战斗力被削弱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 20、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4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实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84年后,中共中央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其改革的中心环节________,大大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 22、“香江涌海翻银浪,宝港归家绽紫荆”这副对联纪念的事件是( )

  • 23、中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上映的《_______________》。

  • 24、填空题。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____;1905年8月,孙中山在____成立中国同盟会。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

    (3)1912年元旦,_____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孙中山和黄兴等的反袁斗争,发动了“______”。

  • 2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

    (1)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1917年,俄国①_________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2)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 26、他改变了我国“贫油”的面貌,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  

     

  • 2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省会城市);《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省会城市或首府)。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 28、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___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 29、1954年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出台于   (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会议)

     

  • 30、洋务运动为中国的_________开辟了道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的产生。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城市在近代饱经沧桑,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53年太平天国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首都,颁布的土地分配文件是什么?

    (2)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这个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3)抗日战争中,南京被日军攻陷。日在南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4)解放战争中哪次战役解放了南京?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

    (5)用史实说明“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选择其中的一个“点”作答)

     

  • 32、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33、先进的理论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是哪次会议?

    (2)在哪次会议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华丽乐章。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走进新时代】

    材料一

    图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程示意图

    (1)请将图1年代尺中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材料二

    安徽凤阳花鼓词选段: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时期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垮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1979年

    (2)为什么说图2的这张“生死契约”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体现了怎样的“小岗村精神”?材料二中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了改革开放前后凤阳的变化,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图3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

    (3)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并指出该格局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