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平顶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如表是小刚同学对某次战役进行的梳理,这次战役是

    作战时间

    作战军队

    作战主要地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意义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飞夺泸定桥

  • 2、2017年9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A.聂耳 B.冼星海 C.茅盾 D.徐悲鸿

     

  • 3、如下图,《新申报》报道的历史事件应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诞生

  • 4、按主题归类整理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以下是鹤茗同学归类整理的知识点,其中能够体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民族利益出发,发挥全民族团结抗战中流砥柱作用的史实包括( )

    ①捐弃前嫌,全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接受改编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   

    ③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战场抗战 ④《论持久战》阐明方针,指明方向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5、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与此协议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国民党一大

    B.挺进中原

    C.新政协会议

    D.重庆谈判

  • 6、“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守土长官”是在哪个条约签署以后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7、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 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 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 8、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领导和指挥的“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说明

    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清军已没有抵抗能力

    C.外国势力开始侵华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 9、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10、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分别是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另一个是(  )

    A.烟台

    B.青岛

    C.厦门

    D.苏州

  • 11、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这家中药名牌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走的发展道路最可能是(  

    A.公私合营

    B.独立经营

    C.投资国外

    D.股份制经营

  • 12、20世纪80年代,以下两种票据在上海经济领域里同时流通,这一现象反映了

    A.非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C.经营管理体制趋于多样化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成功

  • 1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国共产党人身先士卒,于沧海横流之间,尽显英雄本色。追忆历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开展土地革命

    C.领导和组织农民起义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14、小张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对外开放

  • 15、“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故争期间

  • 16、下列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 17、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的是(  )

    A. 参加万隆会议 B. 中美建交

    C. 重返联合国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8、“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一描述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它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是新中国的临时大宪章。”“它”指的是(     

    A.《临时约法》

    B.《资政新篇》

    C.《共同纲领》

    D.“五四宪法”

  • 20、请根据下列给出的提示,选出与之相对应的一位爱国人士。

    提示:科学家//民族工业 // //抗战时期

    A. 徐悲鸿   B. 冼星海   C. 张謇   D. 侯德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2、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__作曲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 23、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________;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________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__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24、1913年春,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________”,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军队北上讨袁,________爆发。

  •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为代国歌。

  • 26、________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中英________

  • 27、背景:日本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 _______;加紧进攻敌后抗体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________

     

  • 28、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47年颁布的《________》则是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文献依据。

  • 29、1949年10月1日下午,_______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______________”成立,标志着“___________”的诞生。

  • 30、写出新中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

    (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

    (2)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飞船

    (3)科学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

    (4)屠呦呦科研团队开创的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历史地图属于辅助性的学习资料,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承载着历史的印痕,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提炼几条有效信息。(至少三条,可以从地理分布、发生的革命事件等方面去考虑。)

    (2)观察图二,回答问题。

    ①写出下列路线图中A、B、C三处红军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    

    ②写出B处重大军事行动的意义。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困难?(至少写出2个)

    (4)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

  • 3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

  • 33、写出下列历史事件的内容或者意义。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

    古田会议: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变法的主要内容(部分)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

    政治方面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

    军事方面

    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  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赞叹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们耳热能详的名词……正是在对民主与科学的不懈追寻中,中国人开始寻找到走出困境的方略。

    ——摘编自《复兴之路》(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运动倡导者的梦想”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次改革对中国历史的主要影响?并概括这次改革的性质。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归的“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