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跃进”时期的标语、口号:“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这些表明当时的人民群众( )
A.变革生产关系,想尽快实现“一五计划”指标
B.希望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国际形势
C.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刮“共产风”
D.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表示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并说,这样大会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这里的“大会”是指(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道:“‘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发展两岸关系
B.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C.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D.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时间轴中表达的历史主题最准确的是
1842 年 1860年 1895 年 1901年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C.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5、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 )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6、邓小平共有8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两次被评为该刊的“年度风云人物”。你认为1979年入选的理由是( )
A.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征程
B.解决了“文革”的遗留问题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7、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图强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8、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 )
A.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
D.戊戌变法废除了八股取士,得到了科举考生的支持和拥护
9、《元史·地理志》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朝政府这样做的初衷是( )
A.便利赋税征收
B.改善民族关系
C.重文轻武
D.削弱相权
10、“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及文祥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么,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这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北伐和西征
D.天京陷落
12、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载人史册。”这里的“工作”是指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通过第一部宪法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讨论香港问题
13、(2015·湖南娄底)“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康有为 D. 毛泽东
14、下列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从开始到破裂的重要事件,正确的排序是( )
①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中共三大召开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④北伐战争开始 ⑤黄埔军校的创办
A.⑤②①③④
B.②①⑤④③
C.①②⑤④③
D.②⑤③①④
15、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虎门销烟 D.戊戌变法
16、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开平煤矿
17、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 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B. 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 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D. 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18、王刚同学整理的某一历史课的笔记片段中有“自强”“求富”的字眼,请问他在学习( )
A. 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19、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随后,全国范围内就此开展了一场大讨论,最后认为这种做法是一条“阳光路”。这条“阳光路”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订
C.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21、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民族英雄是_____;百日维新失败后喊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____。
22、1927年,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湘赣两省边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__________________;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 多万人,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3、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______。
24、我国化学界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世界制碱权威”的是:
25、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____》,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____________》,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6、日本侵占东北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壮烈殉国。
27、天京事变:________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8、________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李大钊的文章《__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9、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和________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0、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31、指出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什么?简述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
3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就?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及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就?
(4)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5)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即解放战争时期)的严重后果。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3、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是中共正确领导的重要表现。请回答
(1)遵义会议被称作“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实际确定了谁的领导地位?
(2)面对西安事变后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共制定了怎样的方针?这一方针的实现有怎样的重大影响?
(3)中共七大是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是在怎样的历史转折关口召开的?该会议制定的政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4)1947年,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做出了怎样的决策?
34、城市是历史的缩影。下图A、B、C是中国三个重要城市,请依据图中位置及题目给岀的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城市A在2008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以下史实与城市A相关的有(写数字代号):
①台儿庄战役②公车上书③“五四”运动④中共七大召开
(2)城市B是直辖市,中共一大曾在这里召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写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及选举的中央局书记。
(3)城市C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地方。近代史上,这里还发生过很多大事,请至少举出两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