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视剧《大转折》中的两位历史人物应当是
①刘少奇
②邓小平
③刘伯承
④陈毅
⑤彭德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2、下图所示为1881〜1911年中国商办、官办或官商合办企业发展数量统计图。其反映的现象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开启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B.巩固了当时政府的统治基础
C.压制了外国资本的优势
D.促进了新兴阶级的发展壮大
3、“ 上海小楼, 南湖游船, 开天辟地, 谱写新篇” 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素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5、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要与中国进行贸易
B.英国想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C.英国反对中国禁烟
D.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6、“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蒋介石这一电文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 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B. 全民族团结抗战
C. 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 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7、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经济制度
B.主权归属
C.社会生活
D.社会制度
8、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领导与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 )
A. 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 清军已没有抵抗能力
C. 外国势力开始侵华 D.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9、“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张少帅最大的历史性贡献在于
A.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D.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0、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事件是( )
A.澶渊之盟
B.南宋的建立
C.宋金和议
D.宋夏和议
11、1916年以后,有些人甚至怀疑辛亥革命到底是不是一场革命。产生疑问的原因是:当时
A.封建专制制度终结
B.社会风俗习惯改变
C.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D.军阀之间征战不止
12、1978年12月24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强调:“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该社论旨在强调(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40多年前,我国掀起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先声。此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文化大革命
D.南方谈话
1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三联书店
15、漫画“梅开三度”,反映了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对这幅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联合国因中国的重返而实现了绝对公平
B.美、日承认中国国际主导地位
C.利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D.中国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外交
16、曾担任亚洲研究协会主席的美国学者罗兹·墨菲称宋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南宋的建立者是( )
A.赵匡胤
B.赵炅
C.赵恒
D.赵构
17、1971年10月25日,大会表决刚结束,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有媒体评论:中国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材料描述的是( )
A.海峡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18、电视历史剧是指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的电视剧。创作电视历史剧的目的在于为了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历史,更好的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为今天的社会现实服务。某导演要拍摄一部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以下哪个事件为素材( )
A.黄海海战
B.廊坊狙击战
C.火烧圆明园
D.旅顺大屠杀
19、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向列强赔款不断增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20、康有为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的举人联名上书的事件发生于 ( )
A 1894年 B 1895年 C 1897年 D 1898年
2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皖系这三大派系。
22、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全力围攻__________,发动全面内战。
23、写出与下列提法相对应的人物。
(1)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2)党的好干部( )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4)第一位实现了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 )
(5)杂交水稻之父( )
24、 成为一夜崛起之城,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78年安徽 小岗村农民首先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5、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__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________的转折点。
26、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错误: 订正:
27、1895年春,____、____等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称之为“____”。
28、1842 年,____国强迫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国侵占中 国北方大片领土。
29、康有为等人发起_______________轰动全国,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人士严复等主持的《_______________》,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30、中共十五大指出,__________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共十九大确立了__________的历史地位。
3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2、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事件?通过什么政策达到公私合营的状态?
33、周恩来,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其卓著功勋彪炳千古,其崇高风范铭刻人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1927年)8月1日晚,周恩来主持参谋团委员会议,讨论南下行军路线问题。写出这一事件是什么?简述其历史意义。
(2)周恩来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的局面在中国出现。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共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方案?
(3)根据近代史上的相关知识,周恩来的行动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你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我国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其实也是探索中国道路的70年。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来源于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奠基于广泛真实的人民认同,涵养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植根于举世瞩目的实践成就,蕴含于宏伟可期的未来前景。
--摘编自严圆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与现实逻辑》(2019年)
(1)根据材料,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