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崇左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如下图,这幅国际政治漫画的“?”处,应填写的文字是(     

    A.凡尔登战役

    B.萨拉热窝事件

    C.慕尼黑阴谋

    D.《凡尔赛条约》

  • 2、在新文化运动中,以白话小说蜚声文坛,后来又撰写了大量战斗性杂文的文学家是

    A.鲁迅

    B.茅盾

    C.巴金

    D.老舍

  • 3、1984年通过的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

  • 4、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全国30多个城市,卷入到斗争中来;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士兵等参与其中。这说明五四运动(       

    A.是由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爱国运动

    B.取得惩办国贼拒签和约的胜利

    C.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且涉及的范围广

    D.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

  • 5、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伴随着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获取极大的政治权力

    C.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

    D.具有以轻工业为主、发展不平衡、分布相对均衡等特点

  • 6、新中国成立后,迅速获得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承认。这表明(  )

    A. 社会主义阵营得到了壮大   B. 中国与亚非各国友好交往

    C. 新中国稳步走向国际社会   D. 新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

     

  • 7、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A.驱除跶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 8、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

    A. 洋务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抗战胜利

  • 9、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吸纳。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周立波——《暴风骤雨》

    C.茅盾——《愚公移山》

    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 10、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是

    A民族

    B.民主

    C.民权

    D.民生

     

  • 11、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C.韦昌辉 D.石达开

  • 12、中国近代被迫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若干个不平等的条约,其中赔款数目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3、2020 年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全国热映,“精准扶贫”也成为近年的热词之一。国家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 2020 年让所有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脱贫, 并于2021年2月25日庄严宣告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胜利,“精准扶贫”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

    B.绿色

    C.共享

    D.开放

  • 14、如图是《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其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A.A

    B.B

    C.C

    D.D

  • 1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学生爱国运动

    C.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16、1926年北伐战争中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

    A.叶挺 B.冯玉祥 C.孙中山 D.蒋介石

  • 17、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 18、1940年12月,他出生于湖南望城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成为孤儿。1960年入伍,两年多的军旅生涯,先后获“五好战士”“节约标兵”等荣誉,为群众和战友做了大量好事。1962年8月,他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他就是解放军好战士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 19、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B.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C.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 20、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 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存在约1300年的____,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 22、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为旗号,后期则打出“_____”的旗号。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鲁迅批判国民性质问题的经典之作——

    (3)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24、1957年建成的________,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 25、______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6、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________;为____________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知识点2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 27、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请按序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 28、1988年,建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是______

  • 29、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以《________》为代国歌。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和“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3)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4)洋务运动中的第一个近代外交机构是:

    (5)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在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观察有关洋务运动的三幅图片(上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宣扬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体现是什么?

    (4)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之后形成了怎样的格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 33、简述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发动者、和平解决的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百年风雨,百年辉煌,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创造了非凡历史。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在某个“红色之旅”的展览厅里,讲解员正在结合两幅大照片(如图),深情地为参观者讲述有关历史事件。

    材料二:最初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一样,无产阶级要实行大罢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由此,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但这时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暴动,都先后失败。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进行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的方式。

    —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材料四: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你为这个历史事件写一份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并谈谈你的认知。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材料四的人物及其事迹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请以其中一人为例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