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 )
A. 发动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B. 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C. 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D. 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中国同盟会 B.强学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3、这是长征途中一次会议,它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遵义会议
4、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必须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人家封锁我们”,给中国带来困难
C.新中国成立后,曾“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5、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 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将斗争矛头指向党、政、军和文化界中所谓“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修正主义分子”。
B. 文革期间,成立由陈伯达、康生、江青等组成的“中央打倒修正主义小组”
C.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D.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6、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的历史人物是
·清末状元 ·主张实业救国 ·创办大生纱厂 ·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 |
A.张謇
B.荣宗敬
C.卢作孚
D.侯德榜
7、“俄国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李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李大钊接受了俄国革命的主张,陈独秀也注视着俄国革命的局势,但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的反帝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的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他们都坚定地站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阵营,并且还有一群学生追随他们。”上述材料表明促使李大钊、陈独秀转变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因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南京条约》的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A.内容 B.签订地点 C.签订时间 D.危害
9、观察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之一。如图军事行动
A.推翻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使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0、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延安
C.上海
D.遵义
11、某同学将新中国成立后与西藏有关的知识,制成复习表格,表格____处应该填写的是( )
时间 | 事件 | 意义 |
1951年 | 西藏和平解放 | ____ |
1959年 | 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 | 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 |
“一五”计划期间 |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 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
2004年 |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整理出版 | 保存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
A.表明了民众对新生政权的认同
B.西藏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D.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2、人民币是我国现行流通货币。从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开始,票面上一直采用汉、蒙、藏、维、壮五种民族文字。透过人民币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①民族平等原则②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③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3、这次会议通过的决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这里的“这次会议”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八七会议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古田会议
14、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下事件没有发生在北京的是( )
A.金田起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戊戌政变
D.新文化运动
15、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16、在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上有一块纪念碑,纪念碑是由主碑、副碑、烽火台、“长城”等组成的建筑群。主碑与3个副碑组成一个巨大的箭头,指向石太铁路,寓意这个战役以破击铁路、奇袭据点为主的大规模反击战拉开了序幕。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此战发生在日军把主要兵力用于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后
B. 是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取得的辉煌胜利
C. 此战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 此战加强了全国同胞的伟大胜利信心,促进了全国团结
1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和居住、言论、出版信教等自由。这主要体现了以下哪一思想( )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 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 北洋军阀的分裂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9、毛泽东曾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的这句话( )
A.全盘肯定了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B.肯定了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C.认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D.肯定了鲁迅在推动白话诗中的贡献
20、下图漫画家意在( )
A.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B.说明大跃进中浮夸风的严重性
C.指明计划经济忽视了客观规律
D.表达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
2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22、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3、____年,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24、______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______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5、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6、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中:
A.天京
B.金田起义
27、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
名称 | 时间 | 指挥 | 作战部队 | 歼敌 | 结果 | 意义 |
辽沈战役 先打___________
| 1948年9月-11月 | 林彪、 罗荣桓 | 东北解放军 | 47万余人 | 解放东北全境 |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淮海战役 以___________为中心 |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粟裕、 谭震林 | 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 | 55万余人 歼敌人数最多 |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
平津战役 北平和平解放功臣___________ |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 林彪、 聂荣臻、 罗荣桓 |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 52万余人 |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1)标志着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__
(3)标志着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事件是__________
(4)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9、_____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0、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一一
(2)用自已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士一一
(3)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好战士的典型代表一一
31、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沙俄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请回答:本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列举两点中国丧失主权的表现。沙俄得到更多的好处具体指什么?其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又是那一不平等条约?
3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请分别写出他于1894年和1905年建立的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名称。
(2)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写出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3、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阵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4、强国梦,是百年来中华民族不断奋斗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方法或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
——沙健孙《毛泽东思想通论》
材料二 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选择了一条怎样的“工业化道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这“关键招”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责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请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道路、改革、强国”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