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许昌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四五年间,国人新办刊物不下四五十种,或以报道时政、发表政论为主,或以切磋学问、介绍新知,或与工商实业相关,或重在表彰女学、启迪童蒙。材料体现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激发全国各阶层的爱国热情

    C.使文化出版产业开始发展

    D.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启蒙

  • 2、1992年陪同邓小平视察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方视察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国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A.大力推行国有企业改革

    B.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C.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D.粤闽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 3、“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胜利”指的是(   

    A.抗日战争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战争

  • 4、《只因鬼子闹中原》揭贴中写道:“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反映了义和团(       

    A.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B.以农民为运动主力

    C.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

    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

  • 5、“1978年,中国上百台印刷机转动,不同的报头之下,出现了同一个标题:校园的阅报栏前挤满年轻的面孔,无数学子闻风而至,阅读同一篇文章;千百人重新铺展稿纸,千百支笔重新抖落生埃,准备书写同一个主题;被一种沉重的沉默笼罩的中国大地,随着第一声响动,忽然爆发出轰鸣”这段话描述的场景应该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 6、历史学习既要关注史实,又要关注结论。以下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B.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C.1895年,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

    D.义和团运动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帝的斗争意志

  • 7、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下列选项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没有学到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是完全失败的一次尝试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海军的发展

  • 8、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实业救国

    B. 民主科学

    C. 新三民主义

    D. 三民主义

  • 9、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把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邓世昌以身殉国的资料归纳在一起,他们确立的研究主题是(   )

    A.抗击侵略 B.和平交往

    C.民族关系 D.科技创新

  • 10、美国内战中联邦军队重创叛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

    A.约克镇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   D.来克星顿战役

     

  • 1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D.红二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 12、太平军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洪秀全自称“天王”

    D.定都天京

  • 13、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 14、1952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19元,人均钢产量2.37吨,人均发电量也仅为2.79千瓦时。上述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     

    A.国民经济实现根本好转

    B.工业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C.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

    D.工业品人均拥有量与发达国家持平

  • 15、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共那次会议( )

    A.十四大 B.十三大

    C.十二大     D.十五大

     

  • 16、下图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一事件(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A.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条件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引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运动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 17、为防止新冠病毒传播,2020年元月23日,武汉市按下了暂停键:毅然决定封城。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个英雄的城市,以下事件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广州起义 C.武昌起义 D.广西起义

  • 18、属于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是

    ①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②三民主义形成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  ④兴中会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9、“这项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子。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视了。”据此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

    A.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C.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从根本上冲击了旧制度

  • 20、1853年,太平天国政权稳定后,太平天国领袖们开始着手建立他们心中的“太平天国”。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A.永安建制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美国内战根本原因:南北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焦点是_______的废存问题).转折点:1862年9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_______________。作用:激发了___________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____了战场不利的局面。美国内战影响:①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___。(性质)②美国维护了_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③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_______率先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

  • 22、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_______

  • 2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事件是______。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

  • 24、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________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 25、_______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将收缴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当众销毁。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26、_________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_________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 27、________领导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戊戌变法中________拒绝出走,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慷慨殉难。

  • 28、图A汽车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它是在______(城市)生产的。图B是我国在______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29、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

  • 30、新中国成立后的代国歌是《_________》,国旗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有哪些成就让你感到自豪?

  • 32、简述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

  •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1)为改变建国初期贫穷落后现象,我国在1953制定了什么计划?

    【制度确立】

    (2)什么事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探索失误】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哪些严重失误?

    【拨乱反正】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有什么变化?

    【以史为鉴】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美关系是一对异常复杂而又异常重要的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时代》(TIMES)周刊是美国最知名的时事性周刊之一,常年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以下为《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内容:

    时间

    封面

    19501211

    封面人物是毛泽东,标题《红色中国的毛》

    1954510

    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在他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龙

    197911

    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宣称“邓小平代表了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提出了一系列潜在挑战……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

    ——美国国防部《东亚——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战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目前全世界面临的所有挑战中,只要中美两国走到一起,几乎都可以得到解决,不管是气候变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问题,以及治疗一些可怕的疾病、世界各地的饥荒等,所有这些问题全世界都在寻找美国和中国的领导力。

    ——时任美国商务部部长、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

    (3)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错误”;

    ①美国和中国在关键问题上都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

    ②中美合作对世界而言利大于弊;( )

    材料四: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

    ——20146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伦敦发表演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我国政府应如何利用“包容”的历史传统来应对复杂国际环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