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举行“新中国科技成就展”,选取了以下图片,其中属于我国最先取得的科技成就的是( )
A.
B.
C.
D.
2、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时,意味着睡狮已醒。从此,新中国将以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面前。这里的“新”是指(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
C.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
D.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3、“五四”爆发后,李大钊撰文说:“我们反对欧洲分赃会议所规定对于山东的办法,并不是本着狭隘的爱国心,乃是反抗侵略主义,反抗强盗世界的强盗行为。”在李大钊看来,五四运动
A.改变了分赃会议的本质 B.收回了列强在华的特权
C.凸显了反帝爱国的性质 D.推动了民众思想的解放
4、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魏源在下图所示著作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 自强与求富 B.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民主与科学
5、北师大新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编写的内容是。
A.中国古代史
B.中国近代史
C.中国现代史
D.世界近代史
6、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两次转折事件的相同点
A、都纠正党内的左倾错误 B、都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C、都以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D、都促进了党事业的发展
7、“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 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推动这场改良运动的人物不包括(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严复
8、下图宣传画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实业救国 抵制外侵 B.打倒军阀 统一全国
C.同仇敌忾 共同抗日 D.避免内战 渴望和平
9、.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祖国宝岛台湾曾流落他乡,受尽了屈辱。你知道哪个国家曾割占台湾吗?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0、“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材料反映的是设立经济特区的( )
A.时间
B.过程
C.性质
D.作用
11、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A. 取得约定关税特权
B. 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
C.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 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12、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21年9月在上海举行。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13、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下列史实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A.商鞅变法
B.戚继光抗倭
C.孝文帝改革
D.郑和下西洋
14、有学者认为,国民党由于不相信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力,不允许国民党以外的其他政党存在,从而导致执政基础不稳,合法性与合理性不受到质疑。鉴此教训,中国共产党( )
A.组建革命统一战线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5、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中,我国农民最直接受益的是( )
A.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
B.承包到了土地
C.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D.增强了生产能力
16、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A. 自愿互利 B. 农业合作社
C. 赎买政策 D. 公私合营
17、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拒绝
B.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C.禁烟运动打击了其在华的侵略利益
D.打开中国市场
18、下面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说明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D.英、法、德、奧匈、沙俄等国联合起来阻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毛泽东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是( )
A.标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D.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20、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34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 )
A.1944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7年
2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所学知识,在下列表格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条约名称 | 签约国家 | 割地 | 赔款 | 影响 |
1842年 《______》 | 中国与 _____签订 | 割让 __________ | 2100万元 |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895年 《______》 | 中国与 _____签订 |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 白银 ________两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1901年 《______》 |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 | 赔偿白银 ________两 | 使中国 ______________
|
23、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离开中央苏区首都________,进行战略转移。
24、1924年,_________ (学校名称)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5、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访华的日本首相是______;改革开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______个国家建交,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6、重要战役:江西______战役,歼灭日军9000余人。
2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
28、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 _______”的洋务运动;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为钦差大臣,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
29、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的帮凶是
30、根据下列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
(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 三个军阀。
(2)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历史学习小组以此为题展开探究,若你是成员,请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1)请列举“一五计划”的工业、交通成就各一例。
(制度的变化)
(2)说出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标志。
(体制改革)
(3)说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4)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5)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感悟)
(6)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谈谈你的感悟。
32、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某校做了一期“聚焦中美35年”专题图片展,在文字说明部分,有这样的叙述: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3、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涎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34、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华民族在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中国的先进人将目光转向西方,向他们学习,开始了近代化的艰辛探索。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李鸿章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材料四 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2)材料二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指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旗帜?
邮箱: 联系方式: